大班科学:走入新奇蜡世界设计意图:《上海市课程指南》中有一条大班的发展目标是这样阐述的: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孩子们蜡烛实验后对蜡烛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我对蜡这一材料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此活动开展后幼儿获取的关键经验对其后续的发展价值体现在:探究、了解蜡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可以运用这些生活小百科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提高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情趣。即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提高的审美情趣,发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美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照片中蜡或蜡制品的不同作用,进行集合式的分类,丰富分类的方法;通过对蜡像制作意义的了解,萌发对名人的敬仰之情,提升爱国主义情感。融入了这些思考来设计活动,正如《指南》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活动目标:1、了解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对蜡的探究兴趣。2、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重点:发现蜡在生活物品上的运用和作用,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敏感性,有一定的探究意识。难点:观察的细致性、同伴间的讨论及意见中和,有条理地表述小组共同总结的探究答案。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蜡烛(一种以前的普通白蜡烛、一种现在的香熏蜡烛)、展示平台、电视机、相关蜡制品的照片;4种与蜡有关的物品——蜡染布料、涂有蜡的纸杯若干、若干组拉链(一条涂有蜡、一条没有涂)、若干木地板(一半打过蜡,一半没有);两种表格各若干份、字卡:装饰作用、纪念作用、实用作用。2、经验准备:(1)已做过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和了解了蜡烛燃烧时的现象。(2)对蜡烛的基本功能有一定的了解。(3)熟悉老师提供的物品。3、空间准备:第一、二、三环节幼儿座位半圆形摆放,展示平台和电视机摆放在半圆形的中间;第四、五环节在半圆形座位后面有四个桌子,分别有四把椅子。黑板上有三个两两交集的圈,用于分类。活动过程:一、观察比较——发现现代蜡烛与过去蜡烛的不同,引发幼儿对蜡的兴趣(一)出示普通蜡烛和香熏蜡烛,引导幼儿运用多感官对两种蜡烛进行比较。?重点提问:1.这根蜡烛与刚才的蜡烛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请你闻一闻、看一看,告诉我你的发现。?总结:蜡烛除了有照明和取暖的功能外,它的香味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二)出示艺术蜡烛照片,引导幼儿发现:蜡烛可以既美观又实用。?重点提问:1.制作这些漂亮的蜡烛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呢?(三)出示蜡烛燃烧时的照片,引出蜡烛油(蜡)及蜡在生活中的用处?重点提问:1.请看看烛火周围像水一样的液体是什么?它有什么秘密?(它就是制成漂亮蜡烛的主材料,我们一般简称它为蜡。)2.蜡可以做成蜡烛,那么,你们觉得在我们生活中蜡还可以做成什么?二、欣赏分类—发现蜡制品的不同作用(一)师幼共赏蜡工艺品的照片,感受蜡制品的装饰作用(实用性、纪念性)。?重点提问:1.这个工艺品除了装饰外,猜猜看还能用来干什么??总结:这是个小笔筒,看来这个工艺品不但有装饰作用,而且很实用。2.你们说人们为什么要做蜡手工艺品呢??总结:其实把自己的手做成蜡工艺品,不但可以装饰,也有一定的纪念作用。(二)师幼共赏蜡像作品的照片,感受蜡制品的纪念作用。?重点提问:1.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2.为什么要给他们做蜡像??总结:他们都是中国的骄傲。原来,只有伟大的人或让许多许多人都喜欢的人才能有机会被做成蜡像,永远的保留下自己的形象。所以我们的蜡又有个神奇的作用:纪念作用。三、探究发现——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发现蜡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一)提供幼儿4种与蜡有关的生活物品及相应表格。?重点提问:1.认识这些东西吗?是不是在平时很多看到的?2.其实这些在平时随处可见,可是里面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哦!那就是:他们都是蜡的好朋友。今天就请你们来探秘,看看为什么蜡要用在这些物体上呢?蜡发挥了它的什么作用呢?(二)幼儿自由分组,观察比较物品,合作讨论探究。四、分享交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