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玉树”关爱他人苑艺2008年5月12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却注定给人们留下一段非同寻常的记忆与经历。对许多人来说,它意味着一场旷世的灾难,意味着死亡、伤痛以及天崩地裂的毁灭,意味着灵魂的震憾与恐惧,而这一切竟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只能面对与接受以及在悲痛中奋起与挽救。事隔两年,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在这次灾害中,有一位志愿者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在玉树灾区现场牺牲的第一位志愿者——黄福荣,地震造成州政府办公楼部分倒塌,当地最好的玉树宾馆被震裂。结古寺宾馆完全倒塌,有多人被埋,救援人员在现场听到废墟下有呼救声。其中四十六岁香港义工黄福荣,在一间倒塌的孤儿院中参与救人时,刚刚救出三名孩子及一名老师时,还有两老师待援黄正欲回身抢救时,却不幸牺牲性命,这位普普通通的货车司机,默默而来,壮烈而去,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中国志愿者身上可贵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品质。当他的生命在废墟中戛然而止,当他的故事在记者的笔端传扬开来,我们铭记的是一个平凡而又非凡的生命。生与死,这是人生的一个永恒主题。在灾难面前,这样的问题真真切切地冲进了普通人的生活,玉树地震中出现的那一个个生死故事,正是普通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回答。而黄福荣的生死抉择,又一次让我们领悟了这些答案中蕴含的崇高和伟大——为了别人的生,不惜自己的死。躲过劫难的他,本可以选择生,却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死亡的边缘。在瓦砾掩埋他的一刹那,他燃尽了最后一丝生命之光,照亮了他人逃离死亡阴影的道路。黄福荣牺牲了,但他背后仍挺立着无数像他这样富于爱心和勇气的志愿者。每一次危难来临之际,他们总是及时地来到那些陷于困境的人们的身边。当人们需要站立的时候,他们扶一把;当人们饥渴的时候,他们送上粮和水;当人们流血的时候,他们包扎伤口……他们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汶川地震的现场,出现在洪水淹过的村庄,出现在西南干旱的土地……他们总是捧着一颗热心,把别人的甘苦当作自己的甘苦,视别人的亲人为自己的亲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他们的座右铭。他们走到哪里,就为哪里带去了温暖。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这是志愿者身上共同的表征。志愿服务,是个人爱心的体现,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当志愿者伸出友爱之手,他们传递的是温情,是关爱,也是理念和责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实现和谐的必要元素。在这个意义上,黄福荣的牺牲不仅彰显了个人的生命价值,而且蕴含着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虽然黄福荣走了,但他把志愿者精神留给了社会。它是一盏不灭的灯,仍旧照亮着我们的心。4月23日,幼儿园举办了两个活动:一、跳蚤市场每学期一次的跳蚤市场又来了,这一天孩子们很开心,一大早就拎着一大袋子的“货物”来到幼儿园,兴高采烈地跟老师、小朋友们说自己带了什么东西、要卖什么、卖多少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聊的可开心了。下午上完英文课他们可兴奋了,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说着:“我这里有很好吃的糖果,很好吃的,你要来买哦!”,“我这里有很漂亮的贴纸是芭比娃娃的”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真可爱。4:00孩子们就在感统室摆起了地摊,当起了小老板,可别说,他们当小老板还真有模有样的,当有顾客经过他们的地摊时,他们会叫卖顾客停下脚步并介绍自己的东西,还懂得算帐呢!真的不能小瞧他们。给我印象深刻的事:周老师跟我说周杰的叫卖方式很特别,他叫卖到:“有零钱的三元钱,没零钱的五元钱,周老师买一元钱,因为我们是本家。”哈哈,真可爱,为什么孩子无意间的话语总能让我们开怀大笑呢!通过跳蚤市场这个平台可以让幼儿体验当小老板的感觉,让幼儿知道赚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的,同时也要教育幼儿不能乱花钱。二、赈灾义卖今天一上班,刚走到中心活动场就感觉特别热闹,到处都挂着幼儿的美术作品,老师们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老师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