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良心堡中学熊小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父母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力目标:正确区分孝敬父母在不同场合具体要求的能力,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动手操作能力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并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处于转型期,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总以为父母养育我们是理所当然的,根本不知道父母所付出的辛劳,特别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即使知道要孝敬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孝敬,该做些什么事来孝敬父母,他们往往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在授课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重点】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报答父母养育之情。知道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教学难点】如何孝敬父母【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情感熏陶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音乐《天下父母心》。教师活动同学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活动回答教师及时点评。教师活动: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做人要知恩必报。世上谁对我们恩情最大呢?父母!父母把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都给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这恩情我们一辈子都难以报答呀!今天我们就共同探究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展示课题),共同探讨一下三春晖为什么难报以及如何报得三春晖。进行新课活动一、真情告白教师活动,播放课件:屏幕上有四幅图片:第一幅图片,想想你小时候是否也这样折腾过爸爸;第二幅图片,为了孩子,做什么都值;第三幅图片,家长在烈日下、考场外焦急地等候;第四幅图片,妈妈,您辛苦了!妈妈陪读,妈妈打着呵欠陪着孩子做作业。我希望这四幅图片,能引起同学们对父母爱的回忆。1播放课件:小组活动:看完以上这些图片,父母的爱,你感受到了吗?”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做的一件令我感动的事。请具体说明。下面,请同学们敞开心扉,来一个真情告白,让我们共同分享父母给予我们的爱。看哪位同学感受父母的爱最多、最真挚、最感人?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点评。教师活动(归纳)通过刚才我们的真情告白,我们知道了父母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还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理应得到爱的回报。然而我们又给父母多少回报呢?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出示掌握知识点1-4.学生在书上重点标记。教师活动:父母对我们的付出那么多,相比之下,我们给父母的回报却少。出示课件《爱的天平》。活动二、故事明理教师活动: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孝敬父母故事很多,同学们知道的有多少,现在请你来说几个,看哪个说得最好?学生活动,教师点评。教师活动:现在我们来看下(播放课件二、故事明理:内容:故事一:仁孝行于家:瘫痪老爹的孝顺女儿朱晓晖。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教师小结: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二:带着妈妈去上学:陶星,岳阳县三中高二学生.为照顾聋哑母亲,他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在岳阳县三中,每天中午下课,他是第一个跑出教室,不是因为饿了急着去食堂吃饭,他是要赶回学校附近的租住房,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做饭。)故事三:朱德对母亲非常敬爱,在他写的《母亲的回忆》中感谢母亲教给他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以上这些故事让我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