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重、难点】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热。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是什么?3、晶体温度在熔点和凝固点所处的状态是什么?二、新课:引入: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学生猜想)新课:1.探究:水的沸腾提出问题设计试验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进行试验数据记录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2.沸腾:(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3.蒸发:(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3)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4.沸腾与蒸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汽化的两种方式)5.液化(放热):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水蒸气遇冷会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的实例)(1)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2)液化要放热(水蒸气烫伤更严重)6.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三、作业:完成状元导练中的本节内容;课本后练习。教学反思:液化、汽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举较多的例子进行分析可以讨论:吸热、放热是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