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控在初中政治开卷考试中的应用政治开卷考试在老师和学生中的反映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学生:本来学生就对政治课存在逆反心理,迫于中考压力不得不应付式“临时抱佛脚”。开卷了,考试时无非就是翻翻书而已,书中自有答案在。因此平时学习很放松。但一到考试时,喜极生悲,“书到用时方恨少”。老师也愁:本来学生就把政治视为“三座大山”,为了中考这根指挥棒,老师尚可逼着众多学生逐一过关死记硬背书本,成绩还说得过去。一旦开卷考,学生从此不再认真听课,老师应如何教学?如何使师生“拨开云雾见太阳呢”?我认为,心理调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心理调控是指为了教学的需要,运用现代控制论的原理,通过一定的手段,使被控制者改变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的过程。一、老师自身的心理调控实践证明:在初中政治开卷考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在对学生的心理调控中做到“游刃有余”首先应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第一:应认识到“开卷有益”。开卷有助于改变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有助于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改变学生循规蹈矩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第二:也应认识到开卷考试是对我们政治老师提出的严峻挑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我们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就需要大批创新型的复合人才。他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可背的。作为政治教师应千万不能还是“老一套”,上课就是“画一画”,考前就是“背一背”,我们唯有授人以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才能让人们独自面对所要解决的难题。所以,教师决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而是时时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博览群书,加强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只有这样上课才有人听,说话才有说服力,才能在政治学科中挑大梁。二、对学生进行的心理调控首先,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观念,不仅要学好“有字书”,更要重视“无字书”。也就是说,要适应开卷考,同学们一定要转变观念,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政治考试不是背背就行,而应学好“无字书”。所谓“无字书”,不仅包括“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包括学生的思想觉悟、行为和观念等。随着开卷考试形式的出现,许多试题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实际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答案是多元化的,很难在课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教师在中考政治复习中要引导学生要改变以往的观念,不仅要对“有字书”中基础知识全面掌握,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思维的创造性开放。其次,在开卷考中要“出奇制胜”,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老大难”问题,那就是如何调动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研究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实施教育,是教育的一项原则。他们思想活跃反映敏锐,加上各种传导媒体的作用,他们的消息之多,见识之广,往往使教师惊奇,父母瞠目,但由于他们的经验和阅历不够,往往对各种消息兼收并蓄,存在不少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他们思想上有不稳定性,认识上有片面性,行动上有波动性。因此,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能抓住这些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事半功倍”了。2、增加感情“投资”。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育实践也证明,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起到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的神奇作用。,同时,老师可以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得到信息的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工作。最后,特别注意心理调控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实行开卷考之后,学生需要背的东西少了,但需要理解的、灵活运用的东西多了。由于初中生直觉形象思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老师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有效的引导学生怎样运用有关的知识分析当前的热点、要点变得尤为重要。1、可采取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而设置的各种疑难情境,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路,以提高学习效率。我们的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