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细细品尝一部作品以后,信任大家肯定领悟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1现在,许多人的志向特别远大,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雄心壮志。而《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学生谈到志向时,却不认为志向越远大就越第1页共14页好,真正重要的是这个人内心的信念。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侍坐》,是孔子让学生们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说出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只有曾皙和他们不同,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话里,曾皙说,我的志向是到了暮春季节,就是阴历的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陪伴几个成年挚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沂水中,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台上,沐浴春风,最终大家高兴奋兴唱着歌回去。孔子听了第2页共14页他的志向,长叹一声说:“我的志向和你一样啊!”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似乎曾皙做的都是日常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治国安邦的大志向。但他的内心特别充溢。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青年高校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很多奋斗的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旧一事无成。所以满怀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倾诉。当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的一间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见墙角里放置着一个很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四周却没有柴禾第3页共14页于是便出去寻拾。他在外面拾了一捆枯枝回来,从河里装满一壶水,放在了灶台上,堆放了些柴禾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水壶太大,一捆柴禾烧尽了,水也没有烧开。于是他跑出去接着寻拾柴禾,等拾到足够的柴禾回来时,那一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变得聪慧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寻拾了许多柴禾,由于柴禾打算得足够,一壶水不一会儿就被烧开了。这时智者突然问他:“假如没有足够的柴禾,你该怎样把这壶水烧开?”青年想了片刻摇摇头。智者说:“假如那样,就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一起先就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第4页共14页就像这个大壶装的水太多一样,而你又没有打算足够多的柴禾,所以不能把水烧开,要想把这壶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打算足够多的柴禾!”青年忽然大悟。回去后,他把原来安排中所排列的不切实际的安排目标一个个删掉,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相关的专业学问,两年之后,他的安排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许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一次把水壶里的水烧开,其实这样的想法往往让我们事倍功半,奢侈了更多时间,却达不到目标。让我们也像曾皙一样,有一个平凡却真实的志向。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2第5页共14页最近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百家讲坛的“美一女教授”于丹讲解的,我深深的被吸引了。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所讲的内容,还有于丹教授讲课时的气概。真是一种大家风范,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气概,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怪不得连易中天老师都发出了这样得感慨: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观看之后,我最为喜爱其中的处事之道,曾经拜读过卡耐基的也提及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做为有着极为丰厚物质国家的作者,其处事之道理却与两千五百前的孔子有着极为相像之处,如今应适用可见我第6页共14页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的财产,假如我们不懂得珍惜那却是让世人缺憾!于丹用其特有的魅力及丰富易懂的语言让子孙后代进行了理解了祖辈的文化也进行了心灵的洗礼。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可人们的一精一神生活却空虚了!于丹教授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的确,我们每天都在想着自己的口袋,想着车子,票子,房子。但一旦这些你都拥有了,回首过来你就得到全世界的华蜜与欢乐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你会有更多的欲一望,因为你只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没有看到我们内心的感受以至于我们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