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常须要打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写教学设计须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1第1页共39页教学内容: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纳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欢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改变,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漂亮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伸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开心心情。第2页共39页最终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骄傲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蜜生活的赞美。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爱好。2、学问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心情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歌曲。3、实力目标: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创建实力。第3页共39页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2、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欢乐的体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难点:唱准并驾驭带附点和空拍的节奏:①、×○×○∣×××××∣②、×、×××∣×××∣教学打算:录音机、磁带、道具筷子、音乐盒、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感受大草原第4页共39页1、师生问好2、师:请听一段音乐(放录音《我从草原来》)师配乐朗诵: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喧闹,马儿壮,羊儿肥,这里风光好。听着奇妙的音乐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漂亮而宽阔的大草原上,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这里有漂亮的草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草原的魅力吧。二、走进草原1、听音乐《草原上》观赏草原风光,并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师:你能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漂亮的风景吗?(一望无际的绿第5页共39页色草原、雪白的毡房、成群的牛羊)2、你们能看出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生:蒙古族)师:你们真聪慧!蒙古族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也有一个别称: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都生活在漂亮富裕的蒙古大草原上,那里的牧民还会骑马摔跤、射箭、挤牛奶呢,而且他们还特别的能歌善舞。三、学跳筷子舞1、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眼中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我看到有些同学好像有第6页共39页些怀疑,那就让老师当一回小牧民给你们跳一段《筷子舞》吧。2、师:刚才我跳的筷子舞你们喜爱吗?(生:喜爱)筷子舞是蒙古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筷子舞。3、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舞蹈。四、学唱歌曲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那我们说草原的歌曲是不是也很好听?想不想把这首歌曲也学会呢?(生:想)1、播放歌曲,生倾听后师板书课题。2、带着问题复听范唱。第7页共39页①是谁在唱歌?(小牧民或草原小牧民)②歌曲的延长心情是怎样的?(兴奋、骄傲、快乐、傲慢……)③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师可从旁提示:听了歌曲让你有什么感觉?想不想跳舞?有没有力气?(稍快的或欢愉快泼的)3、跟节奏说唱歌词。板书节奏难点①、×○×○∣×××××∣②、×、×××∣×××∣4、跟音乐范唱学唱歌曲。第8页共39页5、全体带着感情齐唱歌曲。6、表演歌曲师:同学们谁想当神气的小牧民?现在我们就唱起歌跳起舞当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选择演唱组、舞蹈组、演奏组和说唱组的成员、师:其实音乐可以用很多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只要你酷爱音乐,能发觉其中的奇妙,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五、拓展延长蒙古族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