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实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第1页共67页《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现代教化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化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看法、实力、学问)。本案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学问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呈现“活生生的”数学探讨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学问。第2页共67页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1出示)师: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腊笔画画。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这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生: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腊笔?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2×3师:那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1:12×3表示有3盒枝数一样的腊笔,每盒有12枝。第3页共67页生2:表示有3个12。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生:能。师:那么就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谁先来说:生1:我是这样的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结合学生的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师: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谁来说说?第4页共67页生2:他是先用其次个因数先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其次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师:哦,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生3:有。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生4:我是这样算的:先用10乘3等于30,然后算2乘3等于6,最终算30加6等于36。(总结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生5:我是通过摆小棒摆出来的。一行摆一捆零2根,连摆三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36。第5页共67页师:同学们得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用那种算法比较简便呢?生6:生4和生2的算法比较简便。假如因数个数较多摆小棒、连加就比较麻烦。师:同意吗?(生:同意。)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象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老师依据学生的描述板书)师:原来用竖式算的时候,以前就会算了,只不过在写法上有些不一样。我们已相识了乘法竖式,想不想用它来算两道啊?师:那我们就用竖式的方法来算两道题吧!(12×4=213×3=两学生板演)第6页共67页师:算好后向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师:看来用竖式计算乘法既可以从个位算起,还可以从高位算起的反思:本环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意学问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意于让学生驾驭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加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中,经验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须要,让学生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第7页共67页片断二:深化探讨,形成算法。师:用竖式计算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情境2出示,王老师买书,每套18本,一共买3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师:谁来列算式?生1:3×18。生2:18×3。(板书)师:好的,那么现在就请大家用刚刚学会的竖式来算出这个算式你喜爱从哪位算起就从哪位算起吧。(学生独立计算,一学生板演第8页共67页此学生刚才认为从高位算起)师:这位同学在黑板上也算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算?把你刚刚是怎么算的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好吗?生:我先算“1”乘3等于3,我先不写上去,记在脑子里,再算“8”乘3等于24,前面算出来的3再加2等于5。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也听明白了。他先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可是这个“3”他先不写,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