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处室试点汇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建设是XX市机关工委20**年工作主线。我们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找准机关党建贴近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结合机关各部门工作实际和机关干部思想实际,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和载体,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处室试点,着力打造“基层欢迎、企业信赖、群众拥戴、社会赞誉”的机关形象,扎实推进了“三型”机关建设工作。一、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机关作风是党风和政风的具体体现。机关作风的好坏、办事效率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关系党和政府的能力建设,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增强为投资者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营造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软环境。近几年来,市直机关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从政行为、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办事效率、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市级机关作风主流是好的,作风建设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加快发展的重任,面对招商引资的压力,面对全民创业的要求,市级机关作风建设还很不适应,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有些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尤其是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例如,在具体办事过程中,一些说不清、辩不明、抓不着,却又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办事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脱离群众的“冷热病”、好大喜功的“虚假病”、与民争利的“贪占病”、不讲团结的“内耗病”、热衷排场的“享乐病”和不思进取的“漂浮病”在一些机关和个别干部的身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也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既有思想层面的原因,一些干部淡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或追权逐利、与民争利,或怕担风险、怕负责任,或不思进取、消极懈怠。也有管理层面的原因,少数部门管理不严,不重视第1页共5页干部工作能力和思想作风的培养,队伍建设抓得不紧,部门人员结构、知识结构严重老化。还有制度层面的原因,有的部门办事无规矩,管理无章法,政策不公开,收费不透明。虽有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坚决,落实不到位。今年以来,我们以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干部为重点,从一些窗口单位确定20个处室先行开展创建“三型”处室试点,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抓党风、政风、促进行风,抓党务、政务促进服务,使机关党的建设和“三型”机关建设真正落到为中心、为大局服务上去。通过试点要探索、研究建立起一套适应经济快速发展要求的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相对完善、针对性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责任制度和工作机制,扎实推动“三型”机关建设。二、突出服务,推进试点工作健康开展加强“三型”机关建设,已经贯穿于我市机关建设的始终,关键还在于着实、落实。我们以创建“三型”处室试点为载体,紧紧围绕提高机关服务效能这个核心,强化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勤廉意识,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履责、问责、责任追究三个方面的制度和机制。1、抓住重点部位、重点处室、重点干部。政府部门和各项职能,要由处室来履行。为基层、群众、企业、纳税人服务,处室最直接。建设“三型”机关的各项任务、要求、措施也要落实到机关各处室。我们开展创建“三型”处室的试点,就是以加强处科长队伍建设为重点,抓住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具有审批职能的重点部门的重点处室和重点干部这一关键层面全力展开。一是选准关键部位。在试点处室上,我们是从一些执法部门、窗口单位中确定20个重点处室,如工商管注册的,公安管经侦的、检察院管反贪的、建委管工程质量的等,通过抓要害的部位,解决突出的问题。二是加强面对面指导。按照“学习上要有针对性,服务上要有实效性,创新上要有突破性”的总体要求,工委指导组深入市直试点处室,帮助研究试点方案,明确处室职能,分析要第2页共5页解决的问题,细化处室负责人及处内工作人员职责,量化到岗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