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发展座谈会讲话稿同志们:今天,市林业局专题召开茶产业发展暨茶品牌产业联营签约仪式,这充分体现了市林业局党组对茶产业发展及茶品牌的创建打造这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茶叶公司与、、区三大茶叶主产区的5家重点茶企业签订了联营协议,相互交流了发展经验,提出了下步工作打算和想法,这标志着汉产茶叶公司联营打造茶品牌正式启航。下面,我谈三点想法。一、为什么要召开茶产业发展暨茶品牌产业联营签约仪式座谈会随着产茶叶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产业逐步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加快产茶叶的发展,加强产业联营,共享茶品牌,是扩大产茶叶市场份额、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对推动茶文化发展、复兴汉口“东方茶港”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一)全面分析茶产业状况。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茶产业在市区相关扶持配套政策的激励下,总体规模约为8万亩,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产品的品质好;二是消费的潜力大;三是市场的前景好。(二)交流茶产业的发展经验。每个茶叶企业的生产、加工、营销等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不同的经验。区郑家山茶场茶叶基地标准很高,已达到全省一流的标准。公司生产乌龙茶,腾云山、白花香茶场生产白茶。今天参加座谈会的20余家茶企业都有各自特色和发展经验,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三)正式启动品牌茶营销。去年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茶商标,为茶品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茶基地总规模达7-8万亩,茶品牌商标已经注册,这为下一步茶产业的发展,茶品牌的经营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品牌在全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今天虽然只签约5家,我想对其他的茶企业是有促进作用的,对相关企业的发展必定起到一个长期的推动作用。第1页共4页二、如何加快我市茶产业的发展就市气候条件、地壤结构和地理条件来讲,茶产业的基础条件是非常具备的。发展茶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还是发展生态文化的需要。茶产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文化的打造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发展茶产业就是将林业的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市“十二五”期末,茶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展到15万亩,5年新增7-8万亩,每年新发展约1.5万亩。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我认为要强化五个方面的工作措施:(一)基地建设的标准化。发展茶叶的前提基础是建基地。要建基地,首先就是要科学规划布局。结合编制林业“十二五”规划,各区要精心谋划发展多少茶叶,在哪里发展,如何发展,搞好定位、科学规划、成片开发。标准化就是要规范建园标准,包括密植的基数、底肥的要求、抽槽相关规格等。建园的标准、条件如何,直接关系到今后的管理、今后的采摘、今后的加工,所以基地建设不标准,就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不会有很高的发展水平。同时,大家一定要克服重栽轻管的倾向,茶叶的除草、施肥等,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大家一定要既重栽又重管。(二)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目前在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蔡榨、木兰的茶园基本上都利用上了这个工程,把水渠引到山顶。茶园基地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灌溉条件,如果没有,遇到大旱,多年的努力将会毁于一旦,茶叶不一定会死,茶叶受干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茶叶的出牙率,所以我认为灌溉系统一定要自动化。(三)制作工艺的规范化。目前有些茶的制作工艺还是传统的手工工艺,卫生条件等都无法达到要求。原始的、粗放型的生产已经适应不了当前形势发展需要,随着规模化、无性系茶叶的生产,今后发展趋势必须引进相应的设备,保证相应的卫生条件、包装条件。从长远来看,规模化的生产,必须是机械化的采摘和加工,否则,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竞争力弱。第2页共4页同时机械设备还可申报相应农机产品政策补助。(四)种苗选育的科学化。茶产业的发展,种苗是关键。这几年,局造林处、林科站以及各区种苗站为的茶产业的发展,为其他林产业种苗繁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给予充分肯定。但还有潜力可挖,湖北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