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村兴百业调研报告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XX省从2007年6月起,开展以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直接为农民群众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科学发展。来自实践的选择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活动,是XX省从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出发,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把破解发展难题作为着力点。河北作为农业大省,“三农”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从当前实际情况看,XX省“三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尚有411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致富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待深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针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XX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活动。对过去成功做法的拓展、深化和创新。多年来,XX省立足农村实际,相继开展了科教兴冀、读书兴农、创建文明生态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探索,XX省委、省政府认识到,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应当对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拓展、深化和创新,形成新的思路和机制。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活动,旨在实现职能部门统筹,实现省、市、县、乡、村各级统筹,实现各级各类下乡人员统筹,把分散在各个方面的力量汇聚起来,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手段整合起来,把帮扶任务与农民群众实际需求对接起来,积极探索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第1页共5页的新机制。注重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在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同时,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活动,就是从提高农民素质和满足农民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需求出发,让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与农民群众零距离对接、进行面对面服务,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发展致富。把好事做得更实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活动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需要精心组织实施。为把这个惠及全省农民的好事做得更实,XX省重点抓了四个环节。实行课题式设计,订好方案。一是对农村现状和农民群众需求开展专项调研。省、市、县各级共召开各类座谈会1600多次,走访农民群众100多万人,形成调研报告150多篇,筛选出影响和制约农村科学发展以及农民关注的重点问题80多个。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等10多个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进行部门研究、专家论证。召开部门负责人研讨会和专家论证会20多次,在找准问题、摸清底数、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10年,引导和帮助1万多个行政村制定一套发展规划、找到一条致富门路、培育一批新型农民、发展一项特色产业,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行项目式管理,周密部署。一是建立协调机构。省、市、县三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部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抓好工作落实。二是精心选派下乡人员。根据调查摸底了解到的情况,各级各部门选拔了16767名政治素质较高、业务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进村搞服务。三是合理确定帮扶对象。按照向贫困村、落后村倾第2页共5页斜的原则确定被帮扶村,再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特长和基层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下乡人员。四是科学设定帮扶目标。下乡专业技术人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