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简洁又美丽中秋节的传闻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始终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下面由yjbys就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简洁又美丽,欢迎大家观看~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1中秋来历:第1页共16页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聚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22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特别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护,2022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第2页共16页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2民间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实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实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肯定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聚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第3页共16页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漂亮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非常流行,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第4页共16页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很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喜闻乐见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聚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行少的活动之一。观潮第5页共16页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季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第6页共16页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态,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好像仅次于元宵灯节。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很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第7页共16页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宠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吃月饼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