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实际测量》教案《实际测量》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须要用到教案来协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那么写教案须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实际测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实际测量》教案1教学内容:第1页共52页苏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60-61页教材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驾驭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画出相关物体位置和描述简洁的行走路途方法。实际测量是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驾驭简洁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实际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第2页共52页在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的内容中,先学习在地面上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再用卷尺或测绳分段测量出相应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内容中,介绍了得到步长的方法以及用步测的方法测定一段距离;目测重在介绍目测的方法。教学目标:⑴使学生会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⑵在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所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空间观念。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加用数学的眼光第3页共52页视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驾驭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教学难点:驾驭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的方法。教学具打算:卷尺、标杆、50米跑道。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第4页共52页⑴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实际测量。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⑵了解测量工具。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测量工具;预设:卷尺、测量仪、标杆等。⑶明确学习内容。测量地面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步测和目测。二、了解测量学问,为实践活动作打算。⑴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理解测定直线的意义:假如不先测定直线就去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第5页共52页点间的距离,分段测量时简单偏离两点间的连线,从而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理解测定直线的方法: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连线分成若干小段以便于工具测量;视察教材上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怎样在A、B两点间测定直线的?(2根以上的标杆成一线时)驾驭测定直线的步骤:测定直线;分段量出;记录计算。⑵学习步测的方法。理解步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在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要求不非第6页共52页常精确是,可以用步测。驾驭步测的方法:用步数每一步的距离。理解步测的关键:确定平均步长。驾驭确定平均步长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确定平均步长的方法,形成一般测定平均步长的过程,量出一段距离(50米),反复走几次,记录数据,计算步长。理解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测定平均步长;步测篮球场的长和宽。⑶学习目测的方法。第7页共52页视察黑板,说说黑板的长和宽,沟通得到黑板的长和宽的思索过程。预设:一米一米数出;比较得到;等等。目测较短距离:人书本的长和宽;课桌的长和宽等等;理解目测较长距离的方法:先量出一段距离(50米),每隔10米插上标杆,视察、理解;用目测发方法测定教学楼的长度。三、实践活动。⑴测定直线。⑵确定平均步长。⑶步测篮球场的长和宽。第8页共52页⑷目测教学楼的长度。《实际测量》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1、22页做一做及练习五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验视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相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驾驭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洁的换算.第9页共52页2、借助详细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主动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建立较为精确的“1毫米”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教学打算:第10页共52页老师打算课件、米尺;学生打算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