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旅人的家园之思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旅人的家园之思作者姓名王艳萍所属单位临朐实验中学联系地址临朐实验中学语文组联系电话15866597300电子邮箱aping77@163.com邮政编码2626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所需时间9课时(课内6课时+课外3课时,共9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的“根”。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此有亲密的联系。家园之思也因此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本专题选择了三篇散文作文研习的文本,体会漂泊的旅人在离开家乡奔波于路途的“家园之思”这个永恒的主题。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明白故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精神故园。如果我们注定一生要不停地回望,故园是我们的目光惟一永远不变的方向。对故乡家园的爱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所有关于家园的深沉思考,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进家园之思,指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体会作者朴实真切的乡土之思。专题二:“我的家园”写作训练,在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学习散文写作的方法,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思乡主题的散文。专题三:“我的家园”朗诵比赛,可以朗诵名家作品,可以对自己的优秀习作于同学交流。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滋养;体会作者朴实真切的乡土之思。2、学习文章通俗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大量引用诗文的意图;理解作者独特的哲理思考。3、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旨。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2.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思乡之情。3、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4、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2.体验思乡之情,热爱家乡,热爱平凡生活。3、深入体验人类的“精神家园”的内涵。对应课标1.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4.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主题单元问1.你读出文本中的思乡主题了吗?题设计2.如何鉴赏一篇优美的散文?3.评点文章有哪些方法?4、你对故乡的深刻内涵有新的感悟吗?专题划分专题一:走进家园之思(课内4课时+课外1课时=5课时)专题二:“我的家园”写作训练(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2课时)专题三:“我的家园”朗诵课(课内1课时)专题一走进家园之思所需课时课内4课时+课外1课时=5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活动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理解文本中家、家园、家乡、故乡等概念的具体内涵,理解文本所涉及的归家、返乡与出走、离家等的关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滋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