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第三讲简易逻辑与充要条件一.知识归纳:1.命题与逻辑联结词(1)命题:能够判断其真假的语句,因此疑问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2)若一个命题是正确的,该命题叫真命题;若一个命题不正确,该命题叫假命题.由命题的概念,一个命题不是真命题就是假命题。(3)由简单命题用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联结起来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若用小写字母p、q表示命题,则复合命题的基本形式是“p或q”,“p且q”以及“非p”.(4)逻辑联结词“或”可以与集合中的“并”相联系,A∪B={x|x∈A,或x∈B}.逻辑联结词“且”可以与集合中的“交”相联系,A∩B={x|x∈A,且x∈B}。逻辑联结词“非”,可以与集合中的“补”相联系,CuA={x|x∈U,且xA}.2、真值表(1)一个简单命题的真假易于判断,但一个复合命题的真假不一定容易判断,真值表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有力工具。(2)对一个复合命题,如果能把它分解成一个或几个简单命题及逻辑联结词,只要逐一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就可以很容易用真值表判断这个复合命题的真假.(3)真值表中,“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相反;“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且仅当p、q都为真时为真,其余情况均为假;“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且仅当p、q都为假时为假,其余情况都为真.3.四种命题(1)在初中学习原命题和逆命题的基础上,引进了否命题和逆命题的概念。(2)将一个命题采用①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②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③同时否定和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产生了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如果原命题为“若p则q”,则逆命题为“若q则p”,否命题为“若¬p则¬q”,逆否命题为“若¬q则¬p”.(3)在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图示中,要理解其中互逆,互否,互为逆否的含意.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4.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充要条件:(1)若pq,但pq,则说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q成立的充分条件是p);(2)若pq,但pq,则说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q成立的必要条件是p);(3)若pq,且pq,则说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若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此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p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当然此时也可以说q是p的充要条件)二.例题讲解:【例1】在一次模拟打飞机的游戏中,小李接连射击了两次,设命题p1是“第一次射击击中飞机”,命题p2是“第二次射击击中飞机”,试用p1,p2及联结词“或”“且”“非”表示下列命题:(1)两次都击中飞机;(2)两次都没击中飞机;(3)恰有一次击中飞机;(4)至少有一次击中飞机。解答:(1)p1且p2;(2)┓p1且┓p2;(3)p1且┓p2(或p2且┓p1);(4)p1或p2【例2】已知函数f(x)在(-∞,+∞)上是增函数,a、b∈R,对命题“若a+b≥0,则f(a)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1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互逆互否互逆互否互为逆否为互否+f(b)≥f(-a)+f(-b)”。(1)写出逆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2)写出逆否命题,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答:(1)逆命题是:若f(a)+f(b)≥f(-a)+f(-b),则a+b≥0,真命题用反证法:假设a+b<0,则a<-b,b<-a, f(x)在(-∞,+∞)上是增函数,则f(a)(<)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任意存在否定不是不都是(全是)≤(≥)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存在任意(2)注意“命题的否定形式”与“否命题”的区别。变式1:写出命题“当abc=0时,a=0或b=0或c=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分析:改造原命题成“若p则q形式”再分别写出其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