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开地要打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第1页共78页1.积累文中生字词。2.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本文以时间依次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本文以时间依次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一、新课导入第2页共78页现在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大幅的伟人的画像,他们已经成了乡村、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了一种文化,我们看到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今年8月22号正好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零九周年,与之有关的内容: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宏大构想、香港回来……今日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9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来重温那段历史。二、自主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凝重(níng)瞩目(zhǔ)易帜(zhì)港督(dū)陈迹(jì)赠言(zèng)第3页共78页2.理解词义。凝重:庄重。掩映:彼此遮掩而相互衬托。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半夜:半夜。易帜:变换旗帜,这里指降英国国旗,升中国国旗。陈迹:过去的事情。交接:移交和接替。3.阅读课文,思索问题。第4页共78页你知道什么是新闻特写吗?新闻特写有什么特点?明确: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或时间,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务或人物、景物作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其特点是: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侧重“再现”。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后,复述课文。2.概括四个场景:第5页共78页(1)6月30日下午4:30末任港督告辞港督府,降港督旗帜。(2)6月30日晚6:15添马舰军营东西广场,降英国国旗。(3)6月30日半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4)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港。3.由此可见,本文是根据什么依次来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作者按时间依次生动地描写了这些重大场面,结构清楚而第6页共78页严谨,主题集中而显明,让人不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从现场的气氛中能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二)研读1—2自然段。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阅读文章,探究下面问题。1.你能把文章第一段缩写成一句话吗?明确:英国米字旗着陆,“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2.“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修饰“英国米字旗”有什么第7页共78页作用?明确:英国米字旗在属于中国领土的香港上空飘扬一百五十多年意味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交代香港沦为英租界的屈辱历史。3.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修饰“不列颠尼亚”号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英国对香港施行殖民统治的末任港督,他的离港意味着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终结,香港从今回来祖国。4.“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终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第8页共78页明确:着重强调英国殖民统治将彻底结束,香港将回来这一历史事实。5.为何要突出“蒙蒙细雨”这一自然环境?明确:体现出英国末任港督离任时的心情,更重要的是突出香港的明天如同雨过天晴,前途无限光明。四、板书设计别了,“不列颠尼亚”末任港督告辞,降下港督旗帜第9页共78页殖民统治结束,降下英国国旗五、课外拓展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实行。假如你现在就在现场,此刻你最想说什么?示例:1997年7月1日零点,香港最终回来祖国了!这是中华民族许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史册的一个瞬间!现在,这激烈人心的时刻最终到来了!第10页共78页其次课时1.体会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学习表达技巧。2.体会文中几个场景的象征意义。3.体会作者蕴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