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儿童诗》教学设计《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第1页共98页1、相识本课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华蜜欢乐的生活和美妙的愿望。2、尝试写主持词,写一首或一节儿童诗。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揭题:第2页共98页今日我们学习《儿童诗两首》这两首分别是《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板书)。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是通过同学们的自学来学习的。课前同学们做了充分的预习。老师有个提议,今日我们想采纳闯关的形式来学习,有爱好吗?每一关都有得分,随机加分看谁得分最多,一并计入语文感恩银行。2、创第一关必答关学习其次首诗《童年的水墨画》(1)大声朗读其次首诗《童年的水墨画》,想想这首诗描写了童年的几个怎样的画面?用简短的语言写在小纸片上。反馈学生的答案。(街头看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随机提问第3页共98页“你是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2)你最喜爱哪一个画面?说说你的理由。随机体会童年的欢乐、情趣、可爱、顽皮,并进行朗读指导。(过渡:童年的生活是多么好玩,多么欢乐。除了童年的生活,同年还有什么?)3、创其次关抢答关学习第一首诗《我想》比较两首诗(1)《我想》这首诗中,写了我童年的什么?(2)写了我几个愿望?哪一个愿望最令你神往?请你把它读出来。朗读指导第4页共98页(3)课文中的哪些字或词让你读起来感到特殊的美?随机感受韵律美(4)快速阅读这两首诗,请你说出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内容不一样:一首诗表达愿望的,一首是表达真实生活学习场景的;形式不一样:一首是一首诗,另一首是组诗;三是第一首比其次首的韵律感强;意境不同)。4、创第三关挑战关尝试写作(1)写主持词。创设情景:表演诗朗诵节目。写好后评价。(提示:可用上书上的语言,写两三句即可)。第5页共98页(2)仿照课文中诗的写法,用诗歌来写写自己童年的愿望和生活场景。提示:写愿望和场景的可写一个或几个小节,视自己状况而定。反馈沟通。《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2教材简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奇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妙华蜜。《童年的水墨画》以跳动的镜头捕获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第6页共98页呈现了一个个欢乐场面。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松软、柳絮、热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华蜜欢乐的生活和美妙的愿望。3.背诵喜爱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教学重点:第7页共98页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欢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爱好。教学难点:1、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分,领悟儿童诗的写法。2、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语言特点,学说学写。课前打算:1、老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内容。2、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收集自己喜爱的儿童诗。课时支配:第8页共98页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1、导入:诗古诗现代诗儿童诗2、环节设计。师:春天,是个漂亮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游四野,上天入地。在春天里,你会想象些什么?(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想象春天实在的景物)3、点拨入题。高洪波是个闻名作家,他以《我想》为题,写出第9页共98页了一个孩子春天里的美妙想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我想》。二、初读,感知内容。1、环节设计。师: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精确,还要专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精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学情预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