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及其国内外发展摘要:地籍测绘由于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而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文章对地籍测量的基本定义和发展作了概述,并对欧洲地籍测量和中国地籍及其技术的发展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关键词:地籍测量欧洲地籍发展土地是经济建设和国民生存的基础。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多地少,且耕地被大量乱占滥用,土地权属混乱,部分地区已濒于失去控制的状况十分严重。为了延缓这种局面,必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制约和调节,地籍测量为开展这些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我国已将土地使用税列为开征税种并将颁发有关条例,为了有计划地开征土地使用税,以便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加强土地的有效管理,必须开展地籍测量工作。目前,地籍测量已成为测绘部门急待开拓的重要领域,也是我们测绘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1.地籍测量的定义地籍是反映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资料(亦称土地的户籍),地籍测量就是为地籍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的工作,其定义为:地籍测量是测绘部门授权所进行的确定土地使用者的土地(有时还加上不动产)的位置、界线、面积和用几何方法表示土地质量、土地估价、土地归属和土地使用等基本情况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它是国土整治和管理的重要依据。2.地籍测量的发展许多国家的地籍测量都有较长的历史,如西德早在十七世纪就已在地形图上标出地块界和编上地块号,以供政府按土地面积作出合理收取土地税的依据。按照地籍测量的发展特点,可将其分为收税地籍侧量、权属保护地籍测量、多用途地籍测量和自动化地籍测量四个阶段。2.1收税地籍测量是地籍测量的初级阶段,其目的是征收土地税,其成果为记有土地所有者、地块编号、地区名、村名、土地用途等的地籍册;2.2权属保护地籍测量是地籍测量的中级阶段,目的是使土地权属的变化得到法律的保护,建立地产册,发布土地证,这个阶段的地产册仅作地籍管理之用;2.3多用途地籍侧量是地籍测量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地籍图和地籍册不只是用于标记地产边界与征收土地税,而且还用于农村土地整理规划、综合考虑道路和水系建设、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和古迹保护等。地产册的内容也得到了充实,增加了土地附属物(建筑物等)的权属、地产价值、土地使用情况等项目,使不动产进一步得到法律保护;2.4自动化地籍侧量是地籍测量的高级阶段,此阶段的标志是土地信息系统是地籍测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先进科学技术(如电子计算机、遥感、激光测距等)的应用,使地籍图的制作和地籍册与地产册的登记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自动化。当然,上述四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西德等国家自五十年代以来,多用途地籍测量和自动化地籍测量同时得到了发展,部分建立了以数字地籍图、地籍册和地产册资料为基础的自动化多用途地籍测量信息系统。3.欧洲地籍的发展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在欧洲就有了不动产地籍。一般说来,地籍是由于公平征收土地税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为支持土地管理工作,大多数古老的政权发展了不同类型的地籍。德国和荷兰地籍的发展,在欧洲很具有代表性。3.1时政(税收)地籍欧洲近代不动产地籍其发展始于十八世纪的法国。1789年,法国暴发了革命,国民议会于1790年频布了建立地籍的命令。为建立税收地籍,必须登记有纳税义务的土地所有者及其土地的面积、位置、地界走向、预计收成等。为此,普遍地进行了地块测量,并绘制地图。十九世纪初,欧洲的地籍机构是根据费斯沃克拉特关于所有的财产都是基于土地上的观点建立的。荷兰的地籍机构是根据法国的原则来建立的。德国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也是按法国模式建立起了税收地籍。当时的地籍图是绘在硬纸板上的岛图,地籍描述说明部分装订成册管理。地籍测量是在缺乏三角测量资料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精度和不同的成图比例尺,用平板仪测量方法进行的。这是一种经典的图解地籍的模式。3.2产权(法律)地籍随着经济的发展,到十九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欧洲工业化的发展扩展了土地的用途,城市密集区的土地越来越成为商业和投机的对象,因此便产生了在法律上更好地保障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于是,建立了产权登记册。为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