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改革中发展青山着意铸辉煌。福建绿了,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27%、改革开放初期39%、1995年为57.3%、2000年为60.52%,现在达到62.90%,保持全国第一;竹林面积90.01万公项(1350万亩)居全国第一;主要林产品产量也居全国前列.八闺大地上的闽江、赛江、晋江、汀江、九龙江和木兰溪因为有了广裘森林的滋养而清澈丰沛.这是我省林业改革取得辉煌成就。19今5年,在全面完成“三、五、七”绿化工程,消灭荒山之后,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巩固绿化成果,发展绿色产业,建设林业强省”的决定.从此,全省林业战线瞄准变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两大主题,拉开了一场多层面、全方位改革攻坚战.翠绿屏障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应的双重任务,而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确保国土生态安全,是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XX省已持续多年实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森林灾害防治五大生态工程,初步满足了生态安全的要求.2002年1月1日,《XX省森林条例》正式施行,XX省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即生态公益林管严,由各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商品林放开,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这就是所谓的“公益林吃皇粮,商品林找市场”.XX省有重点生态公益林286万公顷(4294万亩)占全省750多万公顷林地面积30.7%,三、五年内,水土流失即可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脆弱地段的森林植被将基本恢复.全省有55个自然保护区,4065个保护小区,这对修复典型生态系统,切实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在XX省3324公里海岸线上有了58万公顷(870万亩)葱笼的防护林,台湾海峡西岸巍巍直立起一道道绿色的生态屏障.从闽东到阂西、从闺南到闽北,兰天碧水的“生态福建”已经初现端倪,这是福建林业人经过半个世纪努力,交给全省人民的一份答卷.源头活水不断做大林业产业,增加木材等林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林业的又一大任务.这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质量为前提的.围绕森林资源培育这个基础,第1页共4页XX省林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祝费改革和基地建设极大促进tXX省林业的快速发展.2000年福建日报刊登的记者调查《林农重负要减轻》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税费改革.改革之后,木材税费减少50%,笋竹税费减少60u/0,林农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基地建设是新时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唯一的产业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推选林纸、林板结合,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和竹林.全省预计到20XX年建成速生丰产林、竹林地基3“万公项(4600万亩),年提供木材1800万立方米,竹业产值300亿元.南纸股份有限公司在原计划造林面积5万公项造纸林基地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决定再新建5万公项原料林基地,该公司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合作已优选出枫香、光皮桦、四川恺木和马卦木等优良阔叶树种,对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纸还对马尾松营养高效基因型选育和配套育林技术研究成功.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组建了六个股份制林场,在10年内建设造纸林基地10.67万公项,达到自给原料60%的目标.XX市造纸实业公司、将乐腾荣达制装有限公司、中竹邵武纸业有限公司均有较大规模速生丰产林、竹林基地建设计划.最近XX省已与外商签订建设以按树等阔叶速生丰产林基地22.22万公顷(350万亩)和建设年产70万吨漂白硫酸盐木浆两个框架协议书.这一方面可以激发林农造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福建森林资源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将起到促进作用.XX省政府2002年出台的《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决定》进一步解除了林农的后顾之忧.各类基地建设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省.正是这一系列改革,使XX省森林资源培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丰产竹林、速生丰产林等基地建设都实现了“提速运行和超前发展”.“改革和开放”使福建从“林业办社会”走向“社会办林业”,实现了我省林业产业的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到2003年底,全省已建成速生丰产林、竹林基地182万公项(2730万亩),年产商品木材450万立方米,竹材2亿根;初步形成福州、南平、三明、XX市四大林产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