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吹泡泡设计者姓名范淑妍所在学校广州市汇美景台幼儿园所教年级中班研究学科科学联系电话13533037550电子邮件598199870@qq.com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吹泡泡”是幼儿童年中最好玩、最难忘的游戏,幼儿都很喜欢它的乐趣和体验。“吹泡泡”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老师加以提炼,变成幼儿园有效地教材。因此设计科学活动《吹泡泡》,主要培养幼儿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借助“你们发现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主题。目的在于保持幼儿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达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3、课题介绍:“吹泡泡”是幼儿童年中最好玩、最难忘的游戏,幼儿都很喜欢它的乐趣和体验。“吹泡泡”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老师加以提炼,变成幼儿园有效地教材。活动中,教师顺应幼儿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新的主题或知识;适当的时候“助”幼儿一臂之力,对幼儿进行点拔,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最终目的培养幼儿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2、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探究、分析、操作验证等形式可以提升幼儿发现、探索的能力,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2、通过观察思考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教师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3、通过记录单的操作,促进幼儿更细致的观察,更认真的思考,在一次次的记录与实验的对比中调整自己的认识,建构新的经验或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以事实为依据,坚持用事实讲话,帮助幼儿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吹泡泡是幼儿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玩的游戏。但是,是不是什么工具都可吹泡泡呀?是不是所有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一样的呀?这是为什么呢?为了找到这些答案,特别安排孩子开展这次研究性学习:《吹泡泡》。思维导图: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1、中班的幼儿喜欢表达,但常常说不完整,并且容易兴奋,自制能力不强。2、大部分幼儿玩过吹泡泡的游戏,但并不了解吹泡泡的工具。3、幼儿对于记录的方式多数以符号、图形为主。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要让幼儿知道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并尝试运用记录的方5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1、通过前期调查问卷,激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2、让幼儿通过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3、鼓励幼儿利用简单的符号、图形进行记录。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初步确定,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如下:调查问卷、工具收集、材料展示、猜想环节、实验操作、记录活动、成果展示、六、资源准备1、泡泡液、玩具、瓶盖、塑料吸管、每组一份2、圆形泡泡器、三角形泡泡器、正方形泡泡器、8字形泡泡器)每组一份。3、记录单人手一份。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