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贞观之治班级姓名__________一、选择题1.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2.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有这么一幕: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同年李渊在太原称帝,建立唐朝。学完这一课后你就知道了这一年应该是()A.589年B.581年C.605年D.618年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唐太宗。他的主要政绩是()①虚心纳谏②轻徭薄赋③统一南北朝④开通大运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开国皇帝B.重视发展生产C.提倡节俭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5.唐太宗在气头上曾经说出过“会须杀此田舍翁”一句话,这个被唐太宗戏称为乡巴佬的人实际上是唐朝最著名的一位谏臣,他叫()A.狄仁杰B.姚崇C.魏征D.杜如晦6.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B.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7.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百姓,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③戒奢从简。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9.唐太宗和武则天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两位皇帝,二人统治的相似点有()①都能虚心采纳谏言②都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③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④都特别注意戒奢从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http://school.chinaedu.com1D.人口大幅度增长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请回答:(1)材料二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2)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3)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12.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请回答:(1)材料中的“朕”指的是谁?(2)为何他会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小组评价:教师评价:http://school.chinaedu.com2问题训练—评价单答案:1.B2.D3.A4.A5.C6.D7.D8.B9.B10.D11.(1)唐太宗李世民。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体现了他重民的思想。(2)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太宗“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故称“贞观之治”。原因:唐朝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为治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勤于政事,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厉行节俭,戒奢从简。所以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3)是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之一。12.(1)唐太宗李世民。(2)因为魏征敢于直言,经常提醒唐太宗要“知得失”,要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慎使慎终。http://school.chinaedu.co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