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带来了便利还是问题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而电脑作为一种工具被收入数学领域后,以其特有的人机交互功能、快速的计算本领和图形处理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但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如何使用,怎样和现有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将还会有一个长期的探索、实践过程,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提高学习积极性,加强数学美育。课件的形式多样,有二维的、三维的;有对称的、不对称的……它们本身体现着一种美。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美体现在它的简洁与灵巧、对称与和谐、形象的丰富与逻辑的严谨。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就能领略数学中蕴含的美。“好奇”是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对新颖的事物都感兴趣,课堂教学时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电视连接起来,可以将各种教学信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为学生展示,会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面对着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课件,学生处于由“奇”生“趣”,由“趣”生“感”的新奇美妙的境界之中,感受着组合图形与动画的美,并在其中领略了“数”的简洁与准确,还使学生如见一幅美丽可爱的图画,引起学生无限的联想,并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学生在享受美、感受美、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学会了评价美、创造美,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了审美判断能力,并能逐步形成他们的审美创造力,发展他们崇高的审美理想。二、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创新意识。课件最大的功能是画面的动态演示。在教学中,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一个认识过程:即感知——表象——抽象,而感知是整个认识过程的基础。课件可以通过其特有功能,强化刺激,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学生感知效果,大大减小学生的认知坡度,从而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成功的数学课件能够起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们应该会感到教学步骤一目了然,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效果也胸有成竹创新意识是一种智力活动,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正如数学家华罗庚说的:“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找材料,不要只看书上的结论。”敢疑善问,是创新的源头。要想培养创新意识,还必须引导学生“多疑”,“巧问”,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形成有价值的创新意识。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虽然存在许多的教学软件供老师选择使用,但是由于每个人对各自的授课过程有各自的见解,因而在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时会花费教师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网上也有许多的课件,但不一定会适合自己。学生喜欢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因为这让他们感到新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若能制作出高效实用的课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我希望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一线的数学教师,这样会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材与教法,提高授课效率。让教师从事更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这是每个当代教师的一种追求,而信息时代的来临,则为我们实现这一理想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一定会象我们已经使用了几代人的粉笔一样,成为我们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