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大庆路小学语文课导学案班级三二班课题《理想的翅膀》教师谭夏楠备课日期2016.3.1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进一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识字的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风筝代表着“我们”理想。3、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导学过程预习检测一、比一比再组词。竖()捧()胎()勺()坚()棒()抬()勾()扯()翅()芹()扁()止()翘()琴()翩()二、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我的风筝像(),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2.小微微的风筝是(),()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3.还有,那()是未来的()大师二喜的,那()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小音乐家根子的风筝最(),是一架()。自我评价导读探究问题导学一:默读课文,画出“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这些风筝的含义。问题导学二:小伙伴们扎出这么多的风筝,咦?为什么他们扎出的风筝不一样呢?你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吗?(课件出示:“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问题导学三: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理解的翅膀”?说说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同伴评价拓展延伸同学们,要想让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呢?课堂检测或小练笔老师知道“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咱班同学肯定也有自己的理想风筝,那么请大家拿出笔来写写吧。1、学生动手写2、全班交流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