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面》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认识钟面》。说教材:本教学内容属于量与计量范畴。本节课取自上海培智教材四年级第八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学好这部分内容,便于学生更深刻的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学情:本班有学生9人,一人休学,其中重度智力障碍1人,中度智力障碍4人,轻度智力障碍4人。发病原因为唐氏综合症2人,发育迟缓2人,妥瑞症1人,不明原因4人,学生总体障碍较轻,学习能力比较好,轻度障碍的学生对以前学习的知识都能掌握,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中度障碍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已医学的知识能有一部分掌握,通过复习和指导能记忆原有的知识。叶胜宝和蓝垚杏有语言障碍,说话不清晰,任一数学基础薄弱,数字不能完全认识,注意力涣散。学生均能认识时钟实物,经过一个课时的学习后,部分学生知道时针、分针,但是只有两到三位学生能够区分;知道钟面的数字由1到12组成,对于数字的位置尚不能准确找到。教学目标:我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钟面,会区分时针和分针,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过程与方法: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生活习惯。根据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具体学习目标如下:轻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认识钟面,能够掌握整时的认读方法。中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钟面,初步理解整时的认读方法。重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了解钟面,在老师的帮助下知道整时的认读方法。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学生能正确地认读整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难点是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二、教法、学法分析:在设计这一课时,依据我班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学习、探索空间,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每位学生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varscript=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cript.src='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依据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我以现在是几点钟的问题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动画时钟来到课堂上的教学情境,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钟表王国,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出课题《钟面的认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融入课堂。第二个环节:探索新知。由三个部分组成。1、初步感知钟表。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时钟,想一想自己家里的时钟,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了解了钟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然后让学生找出时钟之间的相同之处,从而总结出“所有的钟表都有钟面,一般情况下上面有一定规律的数字和指针”。培养观察能力,引出后面的钟面教学。2、认识钟面。首先认识钟面上的数字。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概括出钟面上有1-12个数字;接着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钟面上数字的位置,通过用手指着数字读一读,再在时钟模型上分别将数字放在正确的位置,强化对各个数字的位置的印象。接着认识指针。我会鼓励学生说出各个指针的在他们眼里是怎样的,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出时针的特点:又短又粗。接着让每一位同学在时钟模型上指出钟面上的时针,并动手拨一拨,强化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针亦是如此。在认识完分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1下载券57人已下载下载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针和时针后,我会给学生们每人一个时针和分针,让他们区分,把知识进行迁移,再一次巩固新知。3、认识整时。在这个环节,我会借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课件展示小明的一天,如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