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处世立命的国学智慧VIP免费

处世立命的国学智慧_第1页
1/3
处世立命的国学智慧_第2页
2/3
处世立命的国学智慧_第3页
3/3
处世立命的国学智慧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智慧和原则是: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不抱怨,不指责。而是始终反观自己的内心,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心理师·李楠在此变幻的时代,保持怎样的一种心境和信念,才能始终于浮躁中保持平静不失去自己而又能适应社会。这是许多年轻人的疑问。在此找出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艰难岁月中,勉励自己和同道的十句话。并一一进行浅显的阐述,希望能够给予有缘人一些心灵的启迪。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孟子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生活中的一些忧患困境,会促使我们身心始终保持谦虚内敛,不会放逸浮躁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做事,不求一定顺利顺遂,没有阻碍。一个人太顺了,则难免会自大自傲起来,而从中国文化的精神来说,如果一个人自大自傲了,是不吉的,是容易让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所谓:“骄兵必败”。所以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所谓的“躐”(lie)是超越的意思。躐等:就是指超越等级,不按次序。修心学习的成长过程中,不求没有障碍与疑问,如果没有障碍和疑问,那么容易打不好坚实的根基。而如果开始的根基建造的不稳固,那么即便盖起高楼大厦,也都将是危险和无用的。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为实现自己的事业和愿力,不怕外在的阻力和考验。那恰恰是来印证我们内心是否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生命意义是否是坚定不移的。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这句话的主题,仍然是南怀瑾先生所强调的修心做事的根本:不能骄傲,始终保持谦虚内敛的状态。行文至此想起孔子说君子三达德:“勇者无惧,智者不惑,仁者无敌。”孟子所说的:“不动心。”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是:一个君子的内在修养和心灵精神,是不为外界一切的顺逆喜忧而影响的。始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折道义。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情谊,而放下内心的原则。也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亏损道义良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自矜,就是自大。当别人都觉得你不错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太高兴了,那样往往失去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而当别人觉得你很差的时候,也不要过度的怀疑自己而迷失了自己。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始终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做事,不要有太多期待,不然当期待没有被满足落空时,会失望怨恨。而要始终记得自己当初做事的初衷。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佛法认为导致人内心痛苦的根源是三种不良的心理:贪、嗔、痴。在利益面前,当一个人贪心升起的时候,往往伴随的就是失去了平时冷静的智慧,而愚痴了。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则怨恨滋生。会上,当被别人打压否定的时候,不要马上急着为自己辩解而否定别人,那样容易破坏人际关系,同时也显得你太小气胸怀不够宽广。孔子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别人误解我们的时候,不要生气。而继续好好做自己,好好做事。要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处的时间长了,你到底是怎样的人,别人终究会清清楚楚的。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智慧和原则是: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不抱怨,不指责。而是始终反观自己的内心,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精神与心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处世立命的国学智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