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期中考试历史试卷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段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几幅图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图中所包含的信息有()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主要用于酒器的制造③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俗谚:种田种的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C.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D.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3、下列哪种工具不适用于灌溉()A.翻车B.水车C.水排D.筒车4、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出现于西周,完全废除于春秋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得利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和地主阶级的变法C.春秋时期中国形成比较完备的封建土地私有制D.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所有权5、公元前595年,鲁国一贵族拥有公田400亩,另辟私田3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A.400亩B.300亩C.700亩D.100亩6、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我国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展的是()YYYY[来源:学+科+网]XXXXABCD7、《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12015-2016学年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载:“两浙一带,所有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C.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8、《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9、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B.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C.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D.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的国力10、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B.《汴河两岸》C.《坊墙倒塌以后》D.《长安城的落日》11、下列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C.“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D.“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12、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13、某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天楼末年〈1021年〉2641.23874.O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工比重适当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任其消长D.农业仅赖百工22015-2016学年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5、杜甫有“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锦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