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摘要学科品德与社会学段小学年级三年级单元第四单元教材版本浙教版课程名称《我们的地球》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我们的地球》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类的共同家园》的第一课。本单元由《我们的地球》《世界真奇妙》《我们这样生活》三课组成。《我们的地球》一课旨在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以及感受地球的美,从而产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本课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图文并茂地表现了地球家园的美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之情。第二部分介绍了地球是由“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组成的球体,并以图片反映了地球多姿多彩面貌。第三部分以麦哲伦的故事为主线,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古人表达敬意和探索地球奥秘的愿望;第四部分主要对大洋、大洲面积和位置的认识。第五部分是让学生说说或写写对地球的祝福语,激发对地球的热爱,渗透环保意识教育。2.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第一课涉及“世界”的知识。世界、地理、地貌,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多,空间概念还比较模糊,因此,以生动有趣的探究活动、栩栩如生的图片来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去探索未知世界在本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2.感受地球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重点:感受地球的美丽。难点:激发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大英雄,你们想看吗?(出示杨利伟)2.人物介绍。这位大英雄是谁呀,谁来介绍一下。(是的,在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这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你们想不想像杨叔叔那样开课伊始,以学生熟识的勇士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勇士的敬佩之情。同时通过观看从太空中拍回的地球照片,初步感知地球是圆的,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地球的热爱。浙江省2016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体会一下在太空看地球的感觉?现在就让我们和杨利伟叔叔一起乘坐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去看看我们地球妈妈的迷人风采。请小朋友们作好准备,飞船马上起飞,五、四、三、二、一,起飞。)3.点击课件,师介绍: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它日夜不停地在转动。这是杨利伟在太空拍摄到的几组镜头。你们觉得这个地球怎么样?4.小结: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显得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虽然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她哺育着世间万物,生生不息,是我们60多亿儿女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美丽的地球妈妈,把她的美丽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5.出示课题,让我们深情地来呼唤我们的地球妈妈。(齐读课题。)二、了解地球的整体概况,感受整体的美1.感知地貌。过渡:(出示地球仪)这是一个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我们称之为地球仪。请小朋友们仔细地观察地球仪,同桌讨论一下,你们发现它的形状、外表,颜色上有什么特征?①地球是个球体(转)板书:球体②地球表面有很多的颜色,分别有哪些?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么多颜色都是一些国家的颜色,那是为了区别不同的国家特意画上去的。不过在我们的地球上确实存在着许多颜色。比如地球上有绿色的,猜猜它代表什么呢?有蓝色的,又代表什么呢?(板书:海洋)跟海洋相对的,我们统称为陆地,借助地球仪整体感知地球的形状,和海洋、陆地之分;通过念小诗,感受地球的整体美。浙江省2016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板书:陆地)2.比较面积。如果把地球面积看作是十分的话,那海洋的面积占几分?陆地又占几分呢?不管同学们猜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