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跳绳教学设计VIP免费

跳绳教学设计_第1页
1/5
跳绳教学设计_第2页
2/5
跳绳教学设计_第3页
3/5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初二年级跳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贯彻“健康第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跳绳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从而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尝试激发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活动,引导他们通过“玩中学、学中练”,在自学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跳绳的正确动作要领及多种练习方法,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跳绳活动的良好兴趣。二、本课特点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浅入深,吸引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为更好地掌握跳绳技术奠定基础。2、采用游戏、比赛等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三、教学特点“教”法:运用讲解示范法、启示引导法、鼓励表扬法等,尝试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现有场地器材和自身实际情况,发挥各人有自主能动性,努力寻找通过跳绳来发展学生耐力素质的教学方法。“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管理、小组合作练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演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获得成功。《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初二年级跳绳教案上课班级:初二(4)班人数:45人任课教师:指导: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跳绳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创想,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2、通过跳绳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跳绳的正确动作要领,并发挥自己的思维拓展能力,尝试多种跳绳的方法。3、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发展耐力素质、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4、在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探究学习。5、通过本课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学内容1、巩固单摇跳绳2、学习双摇跳绳3、小组竞赛4、下肢力量练习场地器材篮球场1个,短绳45条秒表1个,小黑板1个。教学顺序课堂常规→步操→单摇跳绳→单摇跳绳→小组竞赛→下肢力量练习→放松练习→小结顺序时间达成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2分钟1、激发学习兴趣2、调整学习状态3、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课堂教学常规1、提出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2、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集队队形如下: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男生)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女生)○○○○○○○○○○△(教师)集队要求:快、静、齐二8分钟1、充分活动各个关节。2、通过跳绳操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使师生关系和感情开始进入融洽与和谐。1、准备活动2、步操1、体委领做准备运动。2、领跑步操。步操组织如图:(右后转弯、左转弯、右转弯)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男生)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女生)○○○○○○○○○○三顺复习和巩固单摇跳绳技术,发展学生耐力、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单摇跳绳:1、徒手练习2、持绳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跳绳练习2.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技术,表扬和激励全体学生1、徒手练习(并脚20秒、分脚20秒)2、15秒计时跳,2次(标准:50)3、30秒计时跳,2次(标准:100)4、60秒计时跳,1次(标准:150)时达成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序间三25分钟1、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2、发展协调能力3、培养合作精神双摇跳绳:1、徒手练习2、持绳练习1、教师讲解、示范。2、组织好学生进行双摇跳绳的练习2、激励并巡回指导学生进行练习1、徒手练习(连续10次)2、个别学生的跳绳展示3、自主练习。1、培养快速反应、耐力、灵敏、协调等的身体素质2、学会在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相互鼓励。小组竞赛1、内容:15秒单摇、30秒单摇、30秒双摇、60秒单摇。2、计算成绩:按各项内容各组总成绩计算。3、小组竞赛:分为9组,成纵队。单数组先赛,双数组数数。每完成一项立即合计并在小黑板登记。然后交换最后各项合计总数按多到小排名次。1、分组进行。组织如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跳绳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