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丘中心学校社会组九年级历史学科备课表课题: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备人:吕学琴复备人: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上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2.过程与方法:了解“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学会分析其历史根源。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难点对科索沃战争的正确认识。教学活动安排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究竟有哪几“极”?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新的影响?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什么?2.美国为什么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3.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4.科索沃战争结局如何?造成了哪些恶劣影响?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由两极的格局发展成“一超多强”。“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目前,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2.A.政治上: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B.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拥有先进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C.经济上:美国经济实力雄厚,原本就居于世界首位,二战后有了更大发展。3.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南斯拉夫剧变后出现的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然后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未经联合国同意就动用武力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进攻。4.A.结局: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被迫接受和平协议,南联盟军队撤离科索沃,科索沃自治等问题由联合国解决。B.恶劣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物质损失、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其间,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名记者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C.评价: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1.什么是“世界格局”?什么是“极”?什么是“两极”、“多极化趋势”?2.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3.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联系课本、所学知识和当前形势,美国为建立“单极”世界都干了些什么?4.美国为什么要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这种观点和行动对世界已经造成哪些危害?5.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轰炸南联盟的,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A.具体对象不同:两极格局中的“极”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B.作用影响不同:两极中的“极”只是通过政治、军事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而多极化中的“极”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2.正确认识科索沃战争的影响:科索沃战争是世纪之交的高科技局部战争,刺激了世界各国的军事竞赛,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科索沃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削弱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3.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