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和计量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用量角器量角及知道决定角的大小的关键。课前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复习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做角?2、指名画角。(1)说出角各部分名称。(2)比较角的大小。角1大还是角2大?大多少?3、揭示课题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这两个角的大小,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量角器1、引入量角器指出: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用统一的度量工具和计量单位。量角器是人们用来量角的工具。(课件出示)2、认识量角器。(1)课件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2)组织交流,知道学生逐步认识量角器的中心、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等。(3)指导学生依次读一读量角器的内、外圈读数,明确内圈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0°刻度线在右边;读数,明确外圈是按顺时针时针方向排列的,0°刻度线在左边。(4)这里的“度”同温度的“度”不同,温度是“摄氏度”,也不同于用电的多少“度”,用电的“度”是“千瓦/时”。这两个地方的“度”是我们的习惯用语。(5)建立1度的观念。(6)认识几度。3、用量角器量角1、看课本,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分小组量角方法,并量一量。2、归纳量角的方法: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3、辨析:读出量角器上的读数。三、判断1、见课件,猜量角的方法是否正确。2、指名判断小红和小李哪个人说得对?四、练习1、量出三个角的角度大小。2、分组讨论,长度不一样的三个角大小多少,发现了什么规律?五、课后作业练习测量角度。六、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进行小结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以后量角的时候,可以先心里把所要度量的角与三角形的角比一比,估计一下多少度,再进行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