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品德社会课教学的几点认识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广阔,包罗万象,涵盖了从古到今,课程目标特殊,旨在培养学生的品行。因此,教好本学科,达到教学目的,并非易事。针对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点看法,希望大家指教。1、教师授课时除采用活泼生动的教法之外,还必须有极大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情绪,以自己的心点燃学生的心,让课堂生机勃勃,死气沉沉的课堂是没有好效果的2、品社教师必须喜欢品社科,喜欢研究这门学问,喜欢上品社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连老师都厌学本学科,学生又怎能喜欢呢?3、品社教师必须从心底里重视本学科教学,不要以为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考试就学,不考就不学。要深刻认识到,品社科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而不是考取高高的分数,品行好是无价之宝,学生会受益终生。教师应有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想方设法教好本学科。4、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关注现实的热情,拓宽视野。今天的学生生活局限性很大,两点一线,在校学习,在家完成作业就看电视,玩电脑,很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知识面狭窄。很多学生学习品社科很吃力,更觉索然无味。因此必须在提高兴趣上下功夫。两年的实践证明,只要老师课内外兼顾,在课堂教育的同时,平时处处留心,及时鼓励学生的良好言行,时刻提醒他们爱护环境,关注他人,关注社会,时时把学生的品行培养记在心上,何愁培养不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呢?另外,演讲会、辩论会、材料展示会等都是激发学生关心社会,主动搜集资料,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开展此类活动,还可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分配节假日时间,激励他们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这对消除网瘾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