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全标志和设施交朋友》教学设计执教者:杨永梅一、教材分析:《公共场所拒绝危险》是人教版《思品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的第二个话题。本话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验,从而使学生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安全设施,知道它们的用途,懂得保护它们,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拒绝危险。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了解一些公共设施的用途,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并且保护它们。2.过程与方法: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晓生活中危及生命的危险行为,树立主动遵守公共安全规则的意识,有保护公共设施的想法和愿望。三、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认识一些安全标志、设施以及它们的用途,懂得要保护它们。2.了解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的公共安全规则,拒绝危险。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安全事故会给个人、周围人带来伤害及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六、教学准备1.“公共安全宣传员”标志若干个。2.课件。七、课时设计: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趣解题1.观看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的校园踩踏事件的相关视频谈心情,说原因。2.出示安全事故报告,揭示课题3.开展闯关活动,明确闯关活动细则。(二)第一关.明辨是非1.判断对错,说说原因。这些做法不对,那在以下场景中他们的行为对吗?2.根据图片判断,他们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分别出现两幅图片,路上骑自行车、滑蛇形板的孩子;池塘边嬉戏的孩子)(三)第二关:火眼金睛1.出示安全标志图,让学生认一认,说说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2.让学生为标志分分类。(按颜色和形状分)3.讲解分类(可分为四类:警告标志、指示标志、指令标志、禁止标志)4.猜一猜游戏(抽数字,说标志名称)5.回归课本,完成书中场景设置标志的题。(四)第三关:亡羊补牢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出示安全设施被损坏的图片:消防栓被毁、防护栏倒了、安全宣传栏被小广告遮住了)说说他们怎么了,该怎么办?2.宣布学生荣升为“公共安全宣传员”。(五)安全员上岗根据情景,分析做法,给出建议。(出示人们不顾安全标志,随意翻越栅栏、攀越险石的图片)(六)回归新闻、总结1.回归新闻,面对事故中无论是心灵还是身体上受到伤害的孩子们,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写心里话。2.总结,完成板书,送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