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巴金的《家》讲述了民国时期逐渐没落封建大家庭—高家。小说中,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封建势力始终掌握着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生杀大权,然而随着革命的浪潮越来越激烈,这个大家庭受到了内外的冲击。《家》成功地塑造了在革命的冲击下,各种个体的不同形态,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的毒瘤地贻害,以及对及觉新伟代表的封建思想,牵绊的软弱的残酷迫害,褒扬了如觉慧、觉民等具有新思想、新志向的新青年。并以此暗示,以封建思想架构起来的任何旨在迫害劳苦大众的封建遗骸及其卫道士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必然轰然倒塌,革命的曙光必将照亮每一个阴暗的角落……《家》中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形象。整部作品是以觉慧的视角展开的,他在兄弟三人中排列第三,是个极富个性的、叛逆的青年。他冒着被高老太爷监禁的危险,勇敢地参加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以及大的热情积极地参与《周刊》报社的建立和发展;而心爱的女人鸣凤的惨死更彻底地坚定了他与封建制度决裂的决心;他后来又帮助觉民逃婚,鼓励他坚持真爱,拒绝冯家的提亲,最终取得了成功;而当这个大家庭已经破落不堪,大嫂瑞钰被迫害致死后,觉慧决定到革命的前沿阵地—上海,从而开启了新的有意义的人生旅程……觉慧在思想上比觉新进步,但他身上还是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稚气,是一个幼稚的革命者,而需要磨练,在鸣凤死后,他强烈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还意识到在这个腐败的大家庭中,他根本无力反抗权威者,甚至表现出懦弱。不过,这也正是革命者的意志和精神。读完《家》这本书我从书中的人物中看到了珍贵的独立人格,如果人没有了独立的人格,在这个社会中就如行尸走肉。的确现在行尸走肉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甚至有些人明明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却总是身不由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自由独立的人格确实很难,但我希望人们能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