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露珠》,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小露珠》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第十五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巧妙地运用了童话所具有的特征——奇特的幻想,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形成的地点以及在形成时是怎样变化的。第二至五自然段写小露珠受到小动物们的喜欢。小动物们赞美她“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归结起来,这些赞美的是小露珠美丽的容颜和纯洁的品质,这也正是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第六自然段写小露珠装点了花草树木。第七自然段写小露珠消失的过程,植物与她依依惜别,从中表现出自然界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以及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心灵美的品质。课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使文章读来生动有趣,不仅使课文显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富于艺术魅力,而且使儿童的思想得以启迪,性情得以陶冶知识得以增长,想象力得以发展,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中低年级衔接的阶段,对于这种充满童趣的小文章孩子们的兴趣比较大,而且因为在之前已经学过《蒲公英》、《三袋麦子》等童话故事,所以对童话这一体裁并不陌生。在概括文意上孩子们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在开口说话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需要再练习。在学习中,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课堂于学生。三、教法分析本节课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勾画圈点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朗读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并且在朗读中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在自己的理解中概括文章大意。通过勾画圈点,找到不理解的地方,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交流并且解决。四、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比喻的恰当和用词的准确。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五、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新课通过出示谜语让学生讲出本节课的主角,并通过分析这个“小”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主要感情就是亲切和喜爱。生齐读课题,感受这种亲切和喜爱。(二)通字词学新课1.生听录音,出示要求:(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2)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上拼音(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让学生带着目的来听课文。2.读准字词疏通课文(1)检查读生字词句。出示生字词和长句子。让生指名读,师相机正音,生集体读。相机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读长句子。(2)检查生字识、写。观察课后的生字,重点学习“戴”的写法。①部首:戈部②写的时候笔画要紧凑,斜钩略弯要饱满③组词:戴上爱戴(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写了小露珠的哪些特点?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通过提示,让学生按提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的大意。(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分析第一段中的两个句子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分析第二句时,相机引出“越来越()”这种结构的词,让学生说说这种结构的词。接着创设情境用“越来越()”说话。最后指导朗读。“越来越……”稍慢,渐响读出“大”“亮”的样子,表达喜爱之情。(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露珠》这一课的生字词,知道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小露珠的可爱,小动物们和植物们为什么会喜爱小露珠,它们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六)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的词语。2.自学课文的2—7段,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六、板书设计15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戴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这课的板书正好揭示了这一童话的道理,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以上就是《小露珠》的说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