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插PCB设计指导规范范本VIP免费

电插PCB设计指导规范范本_第1页
1/7
电插PCB设计指导规范范本_第2页
2/7
电插PCB设计指导规范范本_第3页
3/7
第1页共7页MAX1.2mmMAX0.5mm铜箔面图1图3MAX30mmMAX35mmMAX3mm图2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自动插件机进行电子组装的电子产品在进行印制电路板(以下简称印制板)设计时应遵循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自动插件机印制板的设计。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FSX40036-1995单面印制电路板设计指导规范。3.要求印制板的其它设计要求应符合FSX40036-1995的规定。3.1印制板的外形:3.1.1印制板外形应为长方形,四个角圆弧半径在2~4mm之间;最大尺寸为:400mmX300mm,最小尺寸为:150mmX100mm。3.1.2印制板的翘曲度:最大上翘0.5mm,最大下翘1.2mm,如图1所示。3.1.3当印制板需要被部分地裁去边或角时,应采用工艺冲缝的方法,使要裁去的部分能够保留到自动插件工序完成后再去除,如图2所示。3.1.4边沿若要开口,其开口宽度不要超过3mm,深度不要超过30mm。开口与附近角的距离要大于35mm;同一边上不要超过5个开口;尽量避免在长边上开口;如图3所示。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151510101055图5图4L±0.15.0±0.1Min3.05.0±0.1元件面151515101055图6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3.2印制板的插机定位孔3.2.1采用电插的印制板应在最长的一条边上设置主副两个电插定位孔。如图4所示(元件面)。其中左下角为主定位孔,孔径为Ø4.0mm;右下角为副定位孔,其孔径尺寸应为4.0mmX5.0mm的长孔。3.2.2两定位孔的中心轴连线平行于最长边,离最长边的距离为5.0±0.1mm,主定位孔与左边的距离为5.0±0.1mm,副定位孔孔边与右边的距离应不小于3.0mm,定位孔周围从孔边向外至少2mm范围内应覆铜箔以增加板的机械强度。3.2.3主副两定位孔的中心距L的优选系列为:290mm、235mm、350mm。3.2.4电插定位孔在元件面标记符号图中用方框标示。3.3印制板的非电插区3.3.1在非电插区内布置的元件(其插孔在此区内)不适用于自动插机。3.3.2对于卧插元件,其非电插区(定位盲区和边缘盲区)为图5所示画有剖线的区域。3.3.3对于立插元件,其非电插区为图6所示画有剖线的区域。3.3.4为防止工装、夹具等损伤印制板边沿的印制线,应避免在印制板边沿3mm范围内布宽度1mm以下的电路走线。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第4页共7页第3页共7页dcabX轴Y轴Z轴图9dDL5.0±0.15.0±0.1图8图70.05AA0.05ACS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7页3.4元件的插孔3.4.1元件插孔中心连线的平行度或垂直度如图7所示。3.4.2元件插孔的中心距CS见图7示:卧插元件CS=5.0~20mm立插元件CS=5.0±0.1mm,如图8所示。3.4.3元件插孔直径Ø卧插元件:Ø=1.3±0.1mm(塑封整流二极管等0.8mm引线的元件)Ø=1.1±0.1mm(1/2W、1/4W电阻、电感、跳线等0.6mm引线的元件)Ø=1.0±0.1mm(1/6W、1/8W电阻、玻璃二极管等0.5mm引线的元件)立插元件:Ø=1.1±0.1mm3.5元件形体的限制3.5.1卧插元件:如图9所示,对元件形体作如下限制长度L=0~(CS-3.5)mm本体直径D=0.4~10.0mm引线直径d=0.4~0.8mm3.5.2立插元件:如图10所示,只有其元件体能够被容纳在aXbXc=11.0X10.0X12.5mm3方体内,且沿Y轴方向引线的元件才能接受,元件的引线直径d=0.45~0.6mm。图10第5页共7页第4页共7页2.300.21.801.80X向2.40Y向2.402.302.802.80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7页3.6自动插元件的切铆形状3.6.1卧插元件:其在印制板上的切铆形状如图11a所示,其中CL=2.0±0.5mm,CA=25±10°,h≈0.1mm。3.6.2立插元件:其在印制板上的切铆形状如图11b所示,其中CL=1.5±0.3mm,CA=35±10°。3.7元件排布的最大允许密度3.7.1卧插元件:各种可能的最密排布其相邻的最小间距如图12所示。KLKCLCAhCACLN型头图11a图11b第6页共7页第5页共7页手插件请关注这些地方图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插PCB设计指导规范范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