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打算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实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保藏。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设计:第1页共30页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免费、贮存”等词意。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实力目标:通过第3、4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培育学生视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指导学生设计“海底世界”展览,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及创新实力。情感目标: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知道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第2页共30页激发学生酷爱自然、探究自然奇妙的爱好。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简析《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生动好玩地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先提出了问题,点明白要讲的是“大海深处”的状况,激起读者的阅读爱好;其次至第六自然段,紧扣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详细生动地描述了海底的景色;其次、三自然段从海底的安静、黑暗、光点、声音这几个方面重点介绍海底的景色奇异。第四、五、六自然段分别第3页共30页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课文最终一自然段即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2、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第2、3自然段和4、5、6自然段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不行分的。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在丰富的物产中也能看到奇异的景色。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遵循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从“审美教化”、“技第4页共30页能教化”、“学问基础”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在这一目标导向下,努力使视、听、读、讲、思、演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既能传授学问、提高语文综合实力,又能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动态功能系统。海底世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相当生疏和遥远,为了避开学生“文字”与“实际”脱节,课前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寻与课文相关的学问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制作网页。在这实践活动中,老师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把问题发送到网络平台中的“小灵通询问站”上。教学中,老师围绕这些问题组织学生绽开探讨,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第5页共30页采纳“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运用图片、视频、动画,把课文的内容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创设典型场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心情,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获得真实感,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里,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在神奇、新颖的课文情境中自读、自探、自创、自得自乐。这样使学生产生探究大自然的美妙愿望,融思想教化与“艺术审美”与一体,达到“润无细无声”的境界。四、教学媒体设计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运行。第6页共30页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大大扩展单机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多媒体网络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一种志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针对课文特点,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制作相应的网络课件进行教学课件分资料库、指导栏、小字典、赏佳文、测一测、写一写栏目。“资料库”里有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录音等与课文相吻合的静动态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供应了广袤的空间。“指导栏”是帮助学生驾驭学习中的重难点。老师依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第7页共30页生驾驭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导学,便于学生在没有老师讲课的状况下,深化理解教材内容。“小字典”一栏有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信息,进行自学。“测一测”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计算机自动评判题,学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