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总第课时)课题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上课时间第3周星期主备教师葛敏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胜利、武汉国民政府建立、国共合作破裂。理解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和北伐战争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从必要性方面,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结合“北伐战争示意图”,介绍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国共第一次合作,历史进入了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北伐战争更是国民革命军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重点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分兵路线、打击对象及成果难点: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和方式教学内容和过程修改或拓展意见教学内容和过程1.讲述第一次国共合作:(1)国共合作的原因:国共合作能够实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请同学阅读课文,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各自立场出发,思考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国民党革命屡遭挫折,国民党组织涣散、缺乏战斗力,孙中山决心引入新思想,改行新策略,改造整顿国民党共产党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受挫,要求寻找同盟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合作方式——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也就是说本次合作采用的是在国民党内部实行合作的形式。提问: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呢?(给学生思考时间)因为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组织策略。当时中共还在初创时期,力量和影响较薄弱,国民党却以俨然是一面革命旗帜了,党内合作将国民党变成了革命的大本营,结果是国民党成为了工人、农民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阵营,扩大统一战线,推进革命进程。当然,孙中山也不可能同意让国民党加入共产党,他所乐见的是中共作为新鲜血液改组国民党。(3)合作标志——191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2.讲述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产物:通过阅读教材,引导讨论下面的问题:(1)你能够从哪些方面看出这是国共合作的产物?(2)从军校的对联,你能看出军校的创办宗旨是什么?(3)军校的创办有什么影响?3.讲述北伐战争:(21北伐开始:(1926年7月始)从广东出发,兵分三路:一路向江西,一路向福建(两路都是以孙传芳为斗争对象),另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以吴佩孚为斗争对象)张作霖的势力范围在东北,由于距离太远,暂时不列入主攻目标。在两湖战场上除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它被称为“铁军”,那就是叶挺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2)北伐的成果: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进入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随着北伐的推进,在1927年初时,广州国民政府移到武汉,被武汉国民政府取代。4.讲述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全国形式上的“统一”板书设计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党必要性:共产党2.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1广州内容:三大政策意义: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二.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的产物三.北伐战争1.北伐开始:2.北伐成果:四、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作业布置练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