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解放战争(2)西吉回中----哈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解放军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胜利的相关史实;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2、过程与方法:探究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学习任务1.自学任务:阅读“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两子目的内容,掌握战争过程和相关史实,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3分钟)2.课前探究展示:我是战役解说员(小组代表讲解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8分钟)3.当堂探究:共产党在抗战时根据地不到中国的半壁江山,并且主要在农村,但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短短的三年时间,却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这是为何呢?(5分钟)小组代表展示(10分钟)战役时间部队及指挥战果辽沈1948.9—11东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解放东北全境47万淮海1948.11—1949.1中原、华东(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55万平津1948.11—1949.1东北、华北(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基本解放华北全境52万意义: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概况一、解放战争的过程2、战争阶段(1946.6—1949.10)战略反攻:三大战役:②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时间、标志(47.6-49.1)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简表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简表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军事力量经济力量陆海空总兵力430万得到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人民军队120万小米加步枪控制大部分省区和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占据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美国政府的贷款和物资援助59亿美元解放区占全国面积的1/4,人口占全国的1/3。解放区经过多年战争经济遭严重破坏。无任何外援共产党在抗战时根据地不到中国的半壁江山,并且主要在农村,但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短短的三年时间,却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这是为何呢?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①失去民心,政治孤立①顺应民心,群众拥护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②军民一心,士气高涨③美援断绝,内部分裂③内部团结,众志成城④贪污成风,政治腐败④思想正确,指挥得当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屈辱,迎来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一、解放战争的过程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①重庆谈判②政协会议2、战争阶段①战略防御②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③最后胜利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胜利的意义1、胜利的原因解放战争《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D1.1945年是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①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中国面临着和平还是内战的抉择③国共双方展开一系列政治斗争④中国再次陷入了大规模的内战之中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没有达成一致的是A.和平建国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C.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D.保证人民权利C3.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标志着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4.1947年6月,率领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A、刘伯承陈赓B、刘伯承邓小平C、陈毅粟裕D、刘少奇邓小平BB5.《双十协定》和《国共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①都是国共谈判的结果②都因国民党拒绝签字而落空③协定内容都没有执行④协定都有利于国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