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11月三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试真题答案VIP免费

202411月三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试真题答案_第1页
1/20
202411月三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试真题答案_第2页
2/20
202411月三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试真题答案_第3页
3/20
202211月三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试真题答案2022年11月三级心理询问师《专业技能》考试真题答案>>>点击查看原试题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1.ACD2.AC3.D4.ABC5.A第1页共20页6.BC7.ABD8.ABCD9.C10.BD11.B12.A13.CD14.ACD第2页共20页15.C16.C17.B18.ACD19.B20.AC21.C22.D23.AD第3页共20页24.ABC25.BC26.AB27.ABC28.A29.C30.B31.ABCD32.CD第4页共20页33.D34.B35.AC36.ACD37.D38.ACD39.ABCD40.ABD41.C第5页共20页42.C43.B44.ABC45.AC46.BC47.ABCD48.C49.C50.C第6页共20页51.ABCD52.ACD53.B54.A55.C56.ACD57.C58.B59.ACD第7页共20页60.B61.AC62.AC63.BD64.B65.Bc66.ACD67.ACD68.C第8页共20页69.D70.AB71.C72.ABCD73.BCD74.BCD75.ABCD76.CD77.A第9页共20页78.A79.ABD80.ABC81.ABCD82.ABC83.BC84.C85.BCD86.AC第10页共20页87.B88.ABCD89.ACD90.B91.BCD92.ABD93.ABD94.C95.BCD第11页共20页96.AB97.ACD98.D99.ABD100.C其次部分案例问答题一、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25分)答:(1)该求助者可初步诊断为严峻心理问题。详细表现在:①该求助者心理冲突与现实境况相关,即与妻子离婚,有明显的第12页共20页道德色调,属于常形冲突。②求助者心情反应激烈,且持续时间长。自两个多月前离婚后,求助者始终生气,怀疑妻子出轨,并进行了跟踪调查。③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在出现心理问题之后,求助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网店生意做不了了,孩子也只能放在爷爷奶奶家。(2)诊断依据①该求助者需进行体检,以解除器质性病变。②依据推断心理正常与异样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样,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第13页共20页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解除精神病性问题。③该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为常形,有明显的道德色调,可以解除神经症性问题。④该求助者心情反应已经出现泛化,解除一般心理问题。⑤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为两个多月,社会功能受到肯定程度影响,出现精神苦痛和睡眠问题。因此,初步诊断为严峻心理问题。二、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及详细表现是什么?(25分)答: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及详细体现为:第14页共20页(1)肯定化的要求。求助者认为自己根据妻子的要求做出了努力,妻子就不应当离婚,这反映求助者对他人的肯定化要求——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需对我怎样,构成了;反黄金规则;。(2)过分概括化。求助者认为妻子有一个常常和她联系的电话,就肯定是有外遇;认为妻子婚前就敢同居,确定在暗地里有不少情人。这些都是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三、心理询问师与求助者进行面质时须要留意什么?(25分)答:与求助者进行面质时须要留意:第15页共20页(1)以事实依据为前提。有冲突的事实存在才可以运用该技术,在事实不充分、冲突不明显时,一般不宜采纳。(2)避开个人发泄。面质的目的是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志向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促进其成长,故应以求助者利益为重,不行将面质变成询问师发泄心情乃至攻击对方的工具或理由。(3)避开无情攻击。无情攻击会使求助者感觉到自己像在法庭上被批判指责,而不是在询问。求助者极有可能产生防卫、掩饰心理,阻碍表达,破坏询问关系。(4)要以良好询问关系为基础。面质所涉及的问题对求助者来说第16页共20页有可能具有应激性,具有肯定的威逼,有可能导致危机出现。故询问师的共情、敬重、暖和、真诚等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良好的询问关系会给求助者以心理支持。(5)可用尝试性面质。一般来说,在良好的询问关系没有建立前,应尽量避开面质。若不得不用,应运用尝试性的面质。四、请简述卡瓦纳分析总结出的心理询问过程中产生阻抗的缘由以及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的几种详细表现形式。(25分)答:(1)卡瓦纳认为来自求助者的阻抗主要缘由有如下三个:①来自于成长的苦痛。由于对成长所带来的苦痛没有心理打算,第17页共20页往往简单产生阻抗。这时,求助者可能会希望放慢变更的步伐,或停止变更旧行为、建立新行为的行动。②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求助者一方面为失调的行为感到焦虑另一方面求助的主动性却并不很高,这种状况对询问的阻碍极大。③来自于对抗询问或询问师的心理动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11月三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试真题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