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吴吉飞(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54012708@qq.com)【摘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在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运用、智力的发展等方面的全面成长。但是就目前来说,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并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课堂效率。而如何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本文所探讨的一个话题。【关键词】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培养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习惯对人的巨大影响,它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①。这说明有了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②。由于年龄低,加上刚刚入学不久,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此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向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去引导。因此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更应该通过教育,养成一种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一、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新课改所需求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在这里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以确保学生在主动求知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③。使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找到前进的动力,深刻体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诸葛亮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样的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是注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持续不断的,当我们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坚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终以①李蔚.《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及对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2年②陈锦华.新课程学习(上)教材教法_教法探索2014年11期③童金凤.《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6期12016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小积大,逐步全面的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④。我们常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而研究也表明:注意维持在单调乏味内容上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对新颖、丰富、充实的内容,却能保持相当长久的注意⑤。如果上课的内容本身就没有兴趣,加之老师也没有采取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一节课40分钟让他们从头到尾安安静静的认真听课、积极发言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非常困难的。在对儿童的研究中表明:7~l0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平均是20分钟左右,l0~l2岁儿童是25分钟左右⑥。二、教师利用课堂艺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教师要改进教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别的劳动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面对着的是独立的个体,是有着自己独特思维和个性的人,虽然他们“小”,这里的小也仅仅是岁数上的小,在人格上,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平等的。面对着和我们一样的平等主体,我们只能去引导他,而不能像制作机器零件一样统一磨具,任意的捏造,只有我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自主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⑦。作为教育主体的的学生,要受到的教师尊重和信任,同样这也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只有真正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会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放弃教师的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宽容待人的高贵品格。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的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在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时,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相信学生有积极上进的决心和愿望,要带领他们向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上去前进;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的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要看到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每天那怕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要去肯定他,加强学生前进的动力,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前进目标,产生只要我努力了我就一定能行的坚定信念。在评价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