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策略与探索小学的体育活动课,按照常规教学,即“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正错误,五巩固提高。”可能有的人说,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但笔者认为,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离不开这些教学方法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能够有效的运用,合理的变通。真正做到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讲解法小学生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喜欢学习新的知识,但是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偏弱,在体育课堂上只靠单纯的动作讲解,他们很难领会。如果教师将所教的技术动作与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并且能够将专业的动作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那么他们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就相对容易。在心理学上把它称作“认知结构的迁移理论”。即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举两个典型的例子:例如:在教乒乓球直拍的握拍方法时,如果是对大学生讲时,我会用比较精确的语言。拍前:以食指第二节和拇指第一节扣拍。拇指与食指距离要适中。拍后:其他三指自然弯屈贴放在一块贴拍的背面与拇指、食指形成了一个前后配合的三角形。而对小学生,这样来讲他们是很难领悟的。这时我会让他们发挥想象,提醒他们直拍的握法跟我们平时用筷子吃饭、用笔写字的握法非常相似。这样,再加以通过讲解学生能容易的掌握并能牢牢的记住。再如教乒乓球的正手攻球动作时,如果按照动作技术一步一步的讲解,小学生是很难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这时先让他们做两次升国旗仪式上少先队队礼,正手攻球的动作就是敬队礼动作的缩小化,向上举时不要超过头顶就可以了。这样说他们就会非常感兴趣,并能很快掌握。二、示范法1、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优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他们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表象,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对所教技术动作要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为后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2、示范面的选择要恰当、合理。一般体育课中的示范包括:正面示范、镜面示范、侧面示范和背面示范。正确、合理的选择示范面也是直观教学方法的一种表现。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建立更直观的动作表象,我多采用镜面示范,例如:我们的广播操教学,教师的动作和学生的动作相反,但方向一致,这样学生更容易模仿老师的动作。三、练习法1、合理的运用完整、分解练习法和重复练习法。例如在刚开始教一、二年级基本的队列队形——原地的三面转法时,由于一、二年级的很多学生对左右的概念还是分不清楚,反应速度与肢体配合的能力还不强,如果用完整的口令和动作来练习时,他们很容易出错。所以在教的时候把口令和动作都分解开,譬如:向右转,我先喊预令“向右……”,这时让他们把右手举起来;当听到动令“转”时,和右手同侧的脚,也就是右脚以脚后跟为轴,左脚以脚前掌为轴向举起手的方向转动。熟练后,再用完整的口令和动作练习。在每节的课堂常规都练习几次,这样,重复练习,学生就不会再出错了。2、多用比赛法和游戏法来激起同学们的练习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太长,课堂上单纯的讲解、练习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聊。而他们的表现欲和竞争欲非常强。如果教师把教学的内容用游戏或者比赛的形式让他们参加进去,他们会非常的开心。比如:在教30米快速跑时,以接力赛的形式来让他们练习不仅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热情,而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小学的体育课要求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小学生具有爱玩、好动以及好奇心强的天性,如何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呢?那么,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将所教的知识融入到体育游戏中去,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游戏教学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拉近老师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游戏中可以发现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长出。有的学生喜欢跑步,有的学生跳绳比较好,有的投准能力强。那么,在体育课中我会根据他们的兴趣多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并把他们报名参加学校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