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一)概念界定法: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侧面对“关键词”进行阐释,可采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例如:阅读下列材料,确定好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分论点:1、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动力。又如:确定以“说‘安’”为题的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论点:安于平凡的人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分论点一: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东坡足踏芒鞋,仗策山中,安于平凡。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是另一种意义的伟大,是加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练。分论点二:安于平凡,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学界泰斗季羡林独守一片清荷,淡泊名利之心,安于平凡。他不求名利,不争是非,一心做好工作来回报国家。他最爱荷花的那分高洁与平和,以清荷自比,道出了人生哲学。安于平凡,可以告诉我们怎么自省,怎样平衡得失。(二)需要与条件分析法: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层面分析实现“关键词”需要具备的条件,可采用“‘关键词’需要什么”的句式。例如:确定以“坚持”为题的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坚持。分论点:1、“坚持”需要坚定的信念;2、“坚持”需要坚强的意志;3、“坚持”需要恰当的方法。(三)因果分析法1、原因分析法: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结论,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层面分析实现“关键词”的原因,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对标题或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复杂的,故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可套用这种模式:“因为……,所以+标题或中心论点”。【示例】确定中心论点:“让心底盛开一朵坚韧之花。”分论点一:坚韧是一种动力,能使个人在挫败中崛起;分论点二:坚韧是一种团结,能使集体在困境中奋起;分论点三:坚韧是一种精神,能使国家在灾难中雄起。【分析】针对“让心底盛开一朵之花”这个题目,可以先化大为小,将题目的范围浓缩在“坚韧之花”这个小中心上,随后可以对此发问:“为什么要在心中盛开一朵坚韧之花?”作答如下:“因为坚韧是一种动力,能使个人在挫败中崛起”;“因为坚韧是一种团结,能使集体在困境中奋起”;“因为坚韧是一种精神,能使国家在灾难中雄起”,作答的内容就自然形成了分论点。依此类推,还可以让心灵盛开一朵宽容之花、奉献之花、智慧之花、理想之花等等,皆可追其原因,探其必要性。确定以“选择诚信”为题的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我们要选择诚信。分论点:1、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2、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3、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4、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2、结果分析法:以标题或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也就是说有了这个标题或中心论点,会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