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提分要诀|考前必读一、审题以纯命题作文为例,题目字数越少,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正因为空间大,就很容易写空。怎么办?可以在这个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些字词,这可以化大为小,变虚为实,既便于入手,也容易写得集中而实在。比如“醒”这个题,可以在“醒”前加字,如“梦醒”“觉醒”“警醒”“猛醒”等,也可在“醒”后加字如“醒悟”“醒后是黎明”等。再如“生活”这个题,可在前加字,如“学习生活”“文化生活”“多彩的生活”“苦难的生活”“我的精神生活”等,也可在后加字,如“生活的瞬间”“生活的甜蜜”“生活的磨炼”“生活的感悟”等。审清题意后,怎样才能始终扣题而不至于中途跑题呢?(1)不要贪多求全。不能把想到的都写进文章中去,这很容易造成内容分散而使文章主旨不突出。(2)不要节外生枝。写了一件事后,忽然又写了一件跟题目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事,那就偏题了。(3)不要转换话题。开头能扣住题目去写,但中途改变了原先扣题的那个话题,两个话题不是同一概念,那就跑题了。(4)不要无限联想。恰当而适度的联想是思考深入的一种表现,但联想太多,难免会出现某些联想偏离题意的情况。做到以上四点,你就不会偏题跑题了。二、取材不要动不动就拿名人、伟人、古人说事儿,说多了,无新鲜感,没人爱看。选取鲜活的材料,会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就不同了。要尽可能多联系现实,这会使文章有生活气息,有时代色彩。联系些什么呢?1.关心弱势群体如进城务工人员、城镇低收入人群、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等,怀着同情与关爱去写他们,能成好文章。2.歌颂特殊工作如在灾难中救人的医生和护士、为农村或山区的教育贡献青春的教师、攻坚克难为国争光的科技人员、为城市美容的环卫工人、无私奉献的各种志愿者、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等,以他们的事迹为素材写记叙文,或以他们的事迹为论据写议论文,表达得好,会很吸引人。3.重视环境保护如城市改造与科学规划、宜居城市与生态环境,还有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等,如果叙述得清楚,分析得深透,可能产生震撼力。取材鲜活怎么落实到不同的文体上去呢?如果写记叙文,应该选有动情点的人或事,最好写自己或自己家庭中某件有别于他人的一段经历,如果能突出一两个生动的细节则更好。如果写议论文,必须注意论据材料的鲜活:(1)举别人很少举过甚至没有举过的事例,如救灾英雄、科技英雄、体育新星、公安干警、个性青年、网络红人,等等。(2)引用别人很少用过甚至没有用过的名言警句。1(3)摆出报刊上披露的有说服力的数据。这一条很少有人重视,摆得好,会很引人注目。要做到这一条,平时要注意搜集、积累。总之,要掌握好以下原则:(1)多选有细节的小故事,少选浮泛的大事件。(2)多选贴近现实的,少选古代历史的。(3)多选有独特个性的,少选大家都熟悉的。(4)多选正面积极的,少选反面消极的。三、结构结构体现思路,讲究结构就是理清思路。从结构角度看,写议论文最好采用基本式结构,把文章分为“引论”(提出问题或摆出论点)、“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或总结全文)三大部分。这种结构思路很清晰,也比较容易把握。也可用总分式结构,或先总论后分论,或先分论后总论,或先总后分再总。近几年的不少高考佳作采用的大都是这种结构。还可以用对照式结构,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形成对照,从而得出结论。最能体现议论文严密性的是递进式结构,一环套一环,一层深一层,逻辑性很强。不过,理论水平不够的同学,不要轻易运用。基本式结构中的“本论”部分和总分式结构中的“分论”部分,都可有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时是并行的,从结构角度看,可称之为并列式结构。它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常被运用,给人观点明确、一目了然的感觉,效果很好。有些高考议论文,虽然总体结构是清楚的,但读起来仍感到不够顺畅,这是因为这一部分跟另一部分之间缺少自然的衔接。这就需要在一个分论点和下一下分论点之间加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以便使文气贯通。四、语言高考作文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文从字顺。具体说,每句话的意思要明确,不能产生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