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篆刻篆法章法刀法篆法章法刀法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这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印章为载体,这个作品从1985件全球应征的有效作品中脱颖而出将中国传统艺术和书法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灿烂文化的完美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篆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宝,是东方艺术的代表。篆刻之难,不难于刻,而难于章法如果一方印只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篆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当从篆法章法刀法三方面学习与欣赏。篆法章法刀法是篆刻基本技法的三个要素。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创作的时间顺序来看是先篆法,次章法,然后才是刀法。朱简《印章要论》中说: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书法也。篆法识篆写篆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石鼓文等统称为大篆。还有秦统一文字后出现的小篆,以及专用以入印的缪篆、鸟虫篆等。缪篆是入印的主要文字学会查字书、字典。主要的字典如下:甲骨文:《甲骨文编》(中华书局)金文: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小篆:(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缪篆:《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书店)综合:《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要提高篆刻中的篆法水平,除了学习古文字学外,还需要有写篆书的基础,才能在篆刻作品中表现笔意,创作意图和情趣。篆法识篆写篆用篆识篆篆刻中使用的文字主要是篆书。篆书具有更多的象形因素和强烈的形式美与装饰美,其结构对称平衡,形态错落多姿,笔画简洁优美、线条遒劲规整,因此,用它入印比其它字入印更为美观。“学印必先明篆,习篆必先正字。”由此看来,要学好篆刻先得要学会“识”和“写”篆书,否则无从治印。篆刻只有先写好篆书,深明篆意,结体方可正确,运刀才能畅达。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章法构图布局“乐竟之谓章,文采之谓章,是章法者,言其全印灿然也。”布排印文。或平整规矩,言其印文就行结构、布排整齐;或错杂放纵,言其印文不拘一格、应情变化。分朱布白。朱文印中,朱者为实,白者为虚;白文印中,白者为实,朱者为虚。分朱布白,即为经营虚实。一要匀称,此章法具平整规矩,平稳厚重之美;二为对比,“宽可走马、密不透风”,虚实相生之美;三为对称,应情而定,形成均衡的装饰意趣;四为呼应,全印朱白相互呼应,灵动的整体韵律。完善整体。一为协调,字体统一、笔势统一、笔画风格统一、印文与印边风格统一;二为求异,避免机械重复,生动整体;三为破残,为调节笔画稠密或内外通气,可适当破残,横画横破、竖画竖破,唯白石老人“反其道而行之”,亦不失精妙;四为相间,一印之中同用白文和朱文,笔画繁者为白文,简者为朱文,形成平衡之势;四为移位,在不违反六书原理之下,可移动某一部首,使印文形体相互适应;五为挪让,以伸缩印文移动方位,完善虚实;六为巧拙,用巧不过于媚俗,用拙不流于怪野;七为伸缩,适当伸缩处理印文笔画,达到印文整体气势连贯;八为镶合,可将二字合成一体,调节虚实;九为回文,逆向旋转布排印文,以期虚实协调;十为粗细,印文笔画繁者可略细,笔画简者可略粗;十一为边栏,印章中的印边和栏格。篆刻•印章种类:•姓名印•吉语印•诗词印•肖形印•斋馆印阿同章法构图布局界划与边缘篆刻•轻重计黑当白.•疏密计白当黑.知白守黑.屈伸挪让篆刻章法构图布局刀法刻法篆刻的刀法,就如书法的笔法一样,至关重要。按刻法分单刀和双刀。单刀在笔划的正中下刀刻之,多用以刻细朱文;双刀在笔划的两侧下刀,多用以刻粗白文和朱文。按运刀的刀势不同又分为冲刀、切刀和冲切结合三类。根据各篆刻名家的执刀方法、运刀刀势和刀具厚薄利钝产生的刀痕不同,又形成了各种篆刻流派。如清代皖派篆刻家善用冲刀,线条劲挺,流畅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