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期桐木中学第一学月化学考试卷姓名计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B.电灯发光发热C.分离液态空气D.冰川融化成水2.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的是A.点燃氢气前必须要检验其纯度()B.刚从酒精灯火焰上撤下的试管应放在石棉网上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4.灾区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吸附沉淀C.过滤D.静置沉淀5.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等气体,这3种气体的共同点是()A.都是氧化物B.都含有氧分子C.都能燃烧D.都有毒6.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6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9.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合理的是()A.用工业乙酸勾兑食醋B.服用氢氧化钠溶液治疗胃酸过多C.农业生产中用木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用工业盐[含亚硝酸钠(NaNO2)]腌制肉类食品10.“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铁B.金C.银D.铜11.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可用作气体燃料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碳酸水的pH小于7D.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12.为了区别CO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伸入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C.分别通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D.分别通入少量稀硫酸,振荡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15.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二、(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40.用化学用语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硫酸根离子();苛性钠()4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1)广州某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43.周末郊游野炊,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①鸡腿、②面包、③牛奶、④蔬菜、⑤植物油、⑥矿泉水。上述食物属于糖类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三、(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44.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