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课题1:青春期健康教育概述•课型:班级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青春期的发展有初步的认识•2.认识青春期发展的特征和青春期教育•3.了解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学重点:•青春期发展的特征和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学难点:•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学情分析:•学生对青春期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掌握比较模糊,对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标准无法掌握。1.课程导入:•1).什么是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年龄,一般是在10岁到20岁这段时间,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青春期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从不具有生育能力发育到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可以说,青春期是以性发育为主要特征的。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青春期是人的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等等都在青春期基本形成。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3).青春期发育类型•(1).早熟型青春期启动得最早,女孩在8~9岁,男孩在10~11岁。•(2).晚熟型青春期启动得最晚,女孩至14~15岁,男孩至15~16岁方开始发育,突增高峰出现最晚,停止生长时间也最晚,突增时间维持最长,可达3年左右。•(3).均衡型介于早熟型与晚熟型之间,青春期启动在12~16岁之间,女孩子较男孩子要早,热带比寒带要早,突增时间维持2年左右。•4).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均臻良好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体质健壮。•5).健康的标准:•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感到过分紧张。•2、遇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6)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事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7)心理健康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有限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条件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中学生学生的网络心理•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对于中学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2.使学生了解网络成瘾的成因、危害及怎样改正。•3.使学生能对自己的上网的状况有理性的认识。•教学重点:•一、网络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二、网络成瘾及其原因分析•三、网络成瘾的预防和矫正•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2.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3.网络成瘾的自我矫正。教学过程:•一、网络对学生生活的影响•1正面影响•方便求知和学习。•(2)获取各种信息。•(3)拓宽思路和视野加强交流和沟通。•2负面影响•(1)对学生学业的影响•(2)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3)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二、网络成瘾及其原因分析•(一)中学生上网心理分析•1.求知心理。•2.从众心理。•3.自卑心理。•4.好奇心理。•5.逆反心理。•6.迷恋心理。•(二)网络成瘾的类型•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技术成瘾•(三)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1.马斯洛需要理论•(1)感知体验的需要(2)归属的需要(3)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需要(4)心理的需要补偿•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社会文化、环境因素•3.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