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古对今》教学设计《古对今》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安排和布局支配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建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古对今》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古对今》教学设计1第1页共95页[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育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爱好。[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第2页共95页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爱对对子吗?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2.展示图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视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二、读文识字,发觉规律第3页共95页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觉了什么?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老师:下面我们就来相识这些对子和词语。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1)借助拼音读精确。第4页共95页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y圆ǔ暑l凉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纟+田=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3)猜字嬉戏。讠+吾=木+子=第5页共95页禾+日=三、学习第1节对子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老师随机引入课文。(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2)铜钱(外圆内方)。(3)四季对比图(寒冷,酷暑,春暖,秋凉)。同学们说得特别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第6页共95页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5.老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改变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今--()圆--()暖--()四、学习第2节对子第7页共95页1.指名读第2节。2.出示图片,对应相识字词。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静静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分,出示图片分别展示。第8页共95页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5.我会说。和风对,朝霞对。五、学习第3节对子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索:“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视察它们的区分。2.齐读最终一句,引导学生发觉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第9页共95页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6.一字组多词。香()()()语()()()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第10页共95页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启发思索:当你望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我会说。桃对,柳对。莺歌对,第11页共95页鸟语对。七、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视察生字字形特点。2.老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4.组织全班展示。填一填。(1)“夕”是结构,共画。(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第12页共95页[教学板书]古对今古圆寒冷春暖今方酷暑秋凉晨雪和风朝霞暮霜细雨夕阳桃柳莺歌鸟语李杨燕舞花香[教学反思]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爱好。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对第13页共95页子就是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