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岳阳市第十中学许克勤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或专业素养的目标与过程,包括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群体的专业发展,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后者包括了教师的培养制度、管理制度等,这里仅就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结合亲身体会谈一谈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一、主观认识的必要性教师是一种职业,一个有志于此的新教师,参加工作以后,必然对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十分关注、并有所期盼,关注的重点和期盼的目标其实就是新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初的认识。随着教学体验和感想的不断积累,这种认识也不断地在发展。实际上,这种认识的层次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所能达到的水平。刚参加工作时,我关心的是学生是否喜欢我,领导能否肯定我,我的目标是班上的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些高考本科达线率100℅的班主任是我的偶像。在工作的第四年,我实现了这一目标。此后,我不再仅仅满足于当一名能取得好的高考成绩的班主任,我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希望在学科教学领域有所建树,在工作的第五年,我参加校百花奖赛课,得到初步肯定。同年,通过市级选拔赛后参加省级赛课,获得一等奖。在第六年,成为市优秀青年教师。随着新教改的深入,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学科教学必须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考虑,要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我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获取未来发展所需的精神、态度、方法、知识。在工作的第八年,我进入了市学科中心组。第九年,成为教研组副组长。第十年,进入市核心组。第十一年,在新课改省级赛课中获一等奖。随着专业水平的提高,视野越来越开阔,有机会接触许多更新更好的理论、方法及其践行者,愈发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感,落后感,这是我未来努力的动力。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回顾,我切身体会到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与教师对这个问题的主观认识层次是直接相关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和手段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使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能有序、高效的提升。二、客观环境的促进性善假力者,速致千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从客观环境中有意识地汲取所需,将大大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1、时代背景。变世出英才,身逢教改,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是教师之大幸。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目标是提升总体教育水平,它必然是学校、教师的教育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契机,原有的格局必然被打破,重新洗牌不可避免。只有投身其中,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高1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对教师新的、更高的要求。认识到这一点,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强的源动力。2、学校环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重要基地,从专业发展角度看,学校与教师是利益共同体,因此学校会尽其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应该找到个人努力与学校帮助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个人发展的最优化。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学校一直都很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又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如每年一度的百花奖赛课和展示课活动,众多的优秀教师将他们对课程的认识、过程的理解、方法的研究展现出来,供大家研讨,使教师不出校门就能接触到各种理念、各种风格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务实而有效的交流和研究的平台。再如教研员、中层领导、教研组长听课制度,尤其是教研员听课制度,校内的特级教师和各学科的权威教师被学校聘为校内专职教研员,以随机的听课评课为主要任务,使几乎每个教师都有机会聆听专家的意见,是极好的师资培训措施。我个人认为这种方式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帮助最为直接,自己听别人的课,因听课者的专业素养差异,其思考或感悟的层次各有所异,而专家听自己的课则高屋建瓴且极有针对性,虽然开始时会因自己的低起点与教研员的高见解间的巨大差异而自惭形秽又惶恐不安,但只要认识到其巨大的提升作用并将注意力集中到改进教学上来,就会非常欢迎甚至主动请求指导,校内越来越多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正从中受益。此外,还有每月评课制度、备课组听课制度、不定期的聘请专家开设专业讲座等,都是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所营造的良好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