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模板凤翔小学卢妙玲课题摘要学科语文学段小学年级三年级单元第八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掌声》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掌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翻开这篇课文,我首先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到主人公小英因为一条腿残疾而忧郁自卑,一次演讲课,同学们给了她两次掌声,使她从此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把自己当作小英,当作小英的同学,当作文章的作者,在一遍遍地朗读中,逐渐感悟到这平凡的掌声背后所孕育的不平凡,这掌声是同学们对小英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赞扬。我被这掌声感动了。为了帮助自己理解教材,我又查阅了与这篇课文相关的大量资料。比如作者董保纲原创文章《生命的掌声》,还有老师们对这篇文章的个性解读等。2.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年级上学期处在中年级的起步阶段,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词语、体会情感等要求要相应降低,要巧妙地提供帮助,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三年级的学生只有八、九岁,文章的主人公小英是一个自卑忧郁的残疾小姑娘,而关键事件——鼓掌,又是大家熟悉到了快没有感觉的事情,这无疑为《掌声》的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要想让学生感悟掌声那改变一生的巨大力量,从中受到感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理解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2、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同时响起音乐。播放音乐二、深入体会英子内心世界细味“自卑”体会英子的变化,(一)找到描写掌声的句子,(二)感受第一次掌声——鼓励。相机出示相关句子(三)感受第二次掌声——赞扬。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掌声就是爱!其实,我们就生活在爱的世界里,你们看,生活中,感人的画面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爱在哪里?爱是什么?出示关爱的图片,配合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关爱。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书面练习□制作作品□测验□其它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查找资料,阅读有关关爱的文章。五、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在课堂上,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有了多媒体课件,学生更加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