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试题评析与指导主讲人:张国物理——全国卷2016年高考试题评析与指导(物理——全国卷)一、试题整体特点2016年,全国卷的三套试题都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考查。物理考点相对前几年没有什么太多创新和变化。新课标I卷选择题中,受力分析、万有引力、交变电流、电场、v-t图像与2015年高考题都似曾相识,又有新的变化,问法和考点同样有新的变化。例如:14题研究了把电容器中电介质移出前后极板上电量的变化和电场强度的变化;17题研究了万有引力考点的多星问题。不过多星问题只是它的形式,实际上考察了运动周期和半径的关系式。另外,希望老师和考生们注意,以前新课标II卷3道多选题,现变为4道,而新课标I卷则恢复了5道单选和3道多选。实验题和大题的考点与以往相似,只是具体的问法和物理情境发生了改变。一、试题整体特点一、试题整体特点新课标II卷中加大了对功能关系的考查,而对电磁感应和复杂计算的考查则减轻了。在试卷中,动能的变化、势能的变化、做功与能量的变化关系以及受力关系的考点较多,其中16题、19题、21题、22题和25题都是这类问题。再看高考对电磁学内容的考查,在2013年以前磁偏转和电磁感应一直作为压轴题出现,过程复杂,计算量大。一、试题整体特点而2013年后,磁偏转和复杂的电磁感应题很少出现,这种现象表明,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功能关系和受力分析的考查,而不把复杂的磁偏转和电磁感应作为重点。新课标III也基本延续这一思路。二、典型试题评析新课标I卷,第14题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解法一:由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变小,电容器电容C变小,因为电容器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不变,根据Q=CU可知,当C减小时,Q减小,再由,由于U与E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不变,答案为D。4πrSCkdUEdr二、典型试题评析解法二:如图有介质时,U=EdE=E板-E极化抽出介质时,U不变U=E’板d=Ed,我们可以想象成每一个电荷发出一根电场线。Q板大于QQ板QdUEdUE二、典型试题评析新课标I卷,第17题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hB.4hC.8hD.16h二、典型试题评析解法一: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随之变小,由可得,则卫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几何关系可得出下图。2224πMmGmrrT234πrTGM二、典型试题评析30°R卫星卫星卫星由几何关系得到,卫星的轨道半径为由开普勒第三定律,代入数据可得,最后可得。2sin30RrR33122212rrTT33222(6.6)24RrT24Th12345同步二、典型试题评析解法二:因为,有几何关系可得GMrTrTmrMmG322224430°R卫星卫星卫星RRro230sinhgRgRgRRT42432242232在不知同步卫星轨道半径r=6.6R地球时,但只要知道地球半径约为6400公里,也能求出时间约为4小时。新课标I卷,第23题现要组装一个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oC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二、典型试题评析二、典型试题评析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V,IC约为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oC时阻值为650.0Ω。(1)在答题卡上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填“R1”或“R2”)(3)按...